出自宋代黎廷瑞《道傍兒》:
落日古道傍,依依聞哭聲。
云是田舍兒,垂髫才九齡。
前母久已沒,后母無復情。
饑寒夙所更,驅役不得停。
甫課南山樵,又督西疇耕。
早汲或至晏,夕舂恒達明。
曾何少懈怠,動輒遭笞刑。
斑斑膚無完,恍恍神不寧。
命也可奈何,怨辭安敢形。
但愿后母心,回慈念孤生。
遲我齒力壯,與母供使令。
余聞重嘆息,為汝雙涕零。
憑誰弦履霜,彈與汝母聽。
注釋參考
嘆息
嘆息 (tànxī) 嘆氣 sigh;heave a sigh 惟聞女嘆息?!稑犯娂つ咎m詩》 未嘗不嘆息?!T葛亮《出師表》 聞琵琶已嘆息?!啤?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倚杖自嘆息?!啤?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僅嘆息曰?!顿Y治通鑒》 御史嘆息去。——清· 張廷玉《明史》 制府繞階嘆息,知變生肘腋,頃刻間便有作亂之事。——清· 魏源《圣武紀》 嘆美;贊嘆 praise;gasp in admiration 姑娘此時,除了心中感激,點頭嘆息之外,再無別話。——《兒女英雄傳》涕零
涕零 (tìlíng) 哭泣流淚 shed tears;tears streaming down 涕泣沾襟黎廷瑞名句,道傍兒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