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申甫《壽主簿》:
武夷之山奇而青,九曲之水秀且清。
山奇水秀佳氣萃,孕毓多少名公卿。
世運(yùn)推來五百歲,岳瀆又應(yīng)一賢生。
相國蕭何儲大昂,謫仙李白扶長庚。
拍塞家聲今幾載,云來見此千人英。
年少萬卷付一讀,胸中霜?dú)馇锟諜M。
驊騮不作伏櫪態(tài),夢寐抵掌收功名。
屬時綠林肆分?jǐn)_,鄰疆鼎沸無遑寧。
笑看吳鉤應(yīng)嚼齒,折沖不辭鞍馬塵。
發(fā){1|1}輪紅腐活饑殍,呻吟變作謳歌聲。
勾稽詎足究施設(shè),直須舟楫濟(jì)通津。
幕府籌功居第一,聯(lián)翩奏剡飛天庭。
日邊消息清夜至,芝泥炳煥皇恩新。
銓闈行脫囊中潁,佩玉鳴珂游帝京。
書云過后兩旬及,還是霄躔初度辰。
和氣恰隨陽氣轉(zhuǎn),臺星還并壽星明。
北山底處香風(fēng)動,湖山里外祥煙輕。
幃羅幙繡玳筵列,歌珠舞翠金壺傾。
未祝修身如成子,未祝龐眉偕錢鏗。
但愿登金仍步玉,鹽梅商鼎早調(diào)羹。
歸來武夷溪九曲,幔亭曾孫旋尋盟。
眉壽堂中恣盤礴,摩挲銅狄細(xì)推評。
武夷之山比公壽,與公千歲同崢嶸。
九曲之水釀公酒,與公千歲供壽觥。
我亦更辦詩千首,一年一首伸賀誠。
注釋參考
吳鉤
亦作“吳鉤”。鉤,兵器,形似劍而曲。 春秋 吳 人善鑄鉤,故稱。后也泛指利劍。 晉 左思 《吳都賦》:“軍容蓄用,器械兼儲; 吳 鉤 越 棘,純鈞湛盧。” 唐 盧殷 《長安親故》詩:“ 楚 蘭不佩佩吳鉤,帶酒城頭別舊游?!?ye{1-1}劍{1*1}英 《重讀<論持久戰(zhàn)>》詩:“一篇《持久》重新讀,眼底吳鉤看不休?!眳⒁姟?吳鴻 ”。
嚼齒
咬牙碎齒。形容憤慨之狀?!杜f唐書·忠義傳下·張巡》:“及城陷, 尹子奇 謂 巡 曰:‘聞君每戰(zhàn)眥裂,嚼齒皆碎,何至此耶?’” 宋 蘇軾 《京師哭任遵圣》詩:“奮髯走猾吏,嚼齒對姦將?!?明 宋濂 《元贈進(jìn)義副尉金溪縣尉陳府君墓銘》:“嚼齒駡賊,誓不俱生?!?/p>
折沖
折沖 (zhé chōng) 克敵制勝 subdue 折沖于談笑間不辭
不辭 (bùcí) 樂意去干,不辭讓或不推辭 be willing to 不辭勞苦鞍馬
鞍馬 (ānmǎ) 泛指馬和馬具 horse and harness 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赌咎m詩》 指人騎的馬 horse 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 吳越爭衡?!?司馬光《資治通鑒》 騎馬的人 horseman 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一種體育器材,形狀略像馬,背部有兩個半圓環(huán),可以調(diào)整高度,用來做體操 side horse;saddle and horse吳申甫名句,壽主簿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指尖摩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