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鞏《寄孫之翰》:
孫侯腹載天下收,崔嵬豈啻重百車。
伏義以來可悉數(shù),孰若自作何有余。
更能議論瓷傾倒,萬里一瀉昆侖渠。
認為胸中干太極,元氣浩浩隨卷舒。
昔來諫官對天子,何穢不欲親芟鋤。
不容乃獨見磊落,出走并海飄長裾。
孫侯風(fēng)節(jié)何所似,雪洗八荒看太虛。
親如國忠眼不顧,舊若張禹手所除。
歸來已絕褒貶筆,進用只調(diào)敖倉儲。
合持詩書白{1*1}虎論,更護日月金華居。
萬世根深固社稷,百年舊叟休田閭。
素識孤生愛茅屋,久將老母求山砠。
秋歸愿事九江獲,夜出未倦安豐漁。
孔明茍欲性命遂,孟子豈病王公疏。
塵埃未得見此樂,太息一付西江魚。
注釋參考
歸來
歸來 (guīlái) 返回原來的地方 return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巍?張俞《蠶婦》 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啤?杜甫《兵車行》褒貶
褒貶 (bāobiǎn) 贊揚和指責(zé),借指評論好壞 praise and disparage 操嘗造花園一所;造成, 操往觀之,不置褒貶,只取筆于門上書一“活”字而去?!度龂萘x》 褒貶是非 說…的壞話,惡意批評(偏義復(fù)詞) speak ill of 別在背地里褒貶人進用
進用 (jìnyòng) 選拔引用 recommend; introduce 進用賢能 禮金及財物 gift敖倉
亦稱“ 敖庾 ”。1. 秦 代所建倉名。在 河南省 鄭州市 西北 邙山 上。山上有城, 秦 于其中置谷倉,故曰“ 敖倉 ”。《史記·項羽本紀》:“ 漢 軍 滎陽 ,筑甬道屬之 河 ,以取 敖倉 粟。” 裴駰 集解引 臣瓚 曰:“ 敖 ,地名,在 滎陽 西北山,臨 河 有大倉?!薄妒酚洝舨剂袀鳌罚骸皷|取 吳 ,西取 楚 ,并 韓 取 魏 ,據(jù) 敖庾 之粟,塞 成皋 之口,勝敗之?dāng)?shù)未可知也?!?三國 魏 李康 《運命論》:“褰裳而涉 汶陽 之丘,則天下之稼如云矣;椎紒而守 敖庾 、 海陵 之倉,則山坻之積在前矣?!?/p>
(2).泛指糧倉?!痘茨献印ふf林訓(xùn)》:“近敖倉者不為之多飯,臨 江 河 者不為之多飲,期滿腹而已。”《新唐書·李密傳》:“公雖受命,然賴人之天口固國本。而稟取不節(jié),敖庾之藏有時而儩,粟竭人散,胡仰而成功?” 宋 葉適 《蔡知閣墓志銘》:“ 乾道 中,為寨屋五百,敖倉七十,今浸廢?!眳㈤?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水一》。
曾鞏名句,寄孫之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