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曇華《偈頌六十首》:
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天童為汝開真訣。
驅(qū)釋迦,逐彌勒。
佛病祖病毛病頓清涼,魍魎邪神俱殄滅。
相從唯喜本色人,非我同流誰與別。
拄杖子,非列挈。
公心一字更無說,千古萬古休饒舌。
注釋參考
公心
公心 (gōngxīn) 公正之心,為公眾利益著想的心意 devotion to public interests 共同之心 common一字
(1).一個字。 漢 王充 《論衡·須頌》:“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練字》:“故善為文者,富于萬篇,貧于一字?!?唐 杜甫 《同元使君春陵行》:“兩章對秋月,一字偕華星?!?/p>
(2).謂同一個字?!蹲髠鳌べ夜迥辍贰扒С巳ァ?清 阮元 《校勘記》:“ 惠士奇 云:《上林賦》‘江河為阹’注云:‘遮禽獸為阹?!r’即‘去’,實一字?!?/p>
(3).指一種字體。 漢 熹平 刊石之《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公羊》、《論語》七部經(jīng)書,系 蔡邕 以隸書書寫。后因取別于 魏 正始 之三體石經(jīng),稱“一字石經(jīng)”,或“鴻都石經(jīng)”、“今字石經(jīng)”。見《隋書·經(jīng)籍志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馀錄·一字三字石經(jīng)》:“ 蔡中郎 所書,祇有隸體。 魏 刻乃有古文、篆、隸三體。 漢 刻本無一字之名, 魏 晉 而下,稱 漢 刻為一字,取別于 魏 之三字耳?!?/p>
(4).另一個別名。 明 黃宗羲 《宋元學案·紫薇學案》:“﹝ 紫薇 門人﹞ 林之奇 ,字 少穎 ,一字 拙齋 ?!?/p>
(5).指簡短的信札。 唐 杜甫 《登岳陽樓》詩:“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宋 陳師道 《送李奉議亳州判官》詩之三:“因聲問何如?胡不枉一字?!?明 李贄 《感事二絕寄焦弱侯》之一:“昨夜山前雷雨作,傳君一字到 黃州 。”
(6).謂物形如一字者。 唐 白居易 《二月二日》詩:“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唐 吳融 《新雁》詩:“數(shù)聲飄去和秋色,一字橫來背晚暉?!?/p>
(7).京劇髯口之一種。 蘇少卿 《平劇手冊·髯口》:“一字,滿口之須而短只寸許者。白一字, 五臺山 老僧等用;黑一字, 魯智深 等用;紅一字, 典韋 等用。”
(8).中藥量名。《醫(yī)宗金鑒·幼科雜病心法要訣·撮口》:“撮風散:亦腳蜈蚣(炙)半條……麝香一字,上為末,每服一字,竹瀝調(diào)下?!?/p>
千古
千古 (qiāngǔ) 指久遠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流人物?!巍?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江山?!巍?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詞 縱有千古?!濉?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地 forever 千古奇冤,江南一葉——zhou{1-1}恩{1~1}來 千古奇聞 婉辭,哀悼死者,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多用于挽聯(lián)、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萬古
萬古 (wàngǔ) 萬世 through the ages;forever;eternally 萬古長青饒舌
[beat one’s gums;shoot off one's mouth] 滔滔不絕多嘴多舌地、毫無效果地講話
王趣駕參禮,行修默然,但云:“延壽饒舌。”——《吳越備史》
詳細解釋嘮叨;多嘴?!侗饼R書·斛律光傳》:“盲眼老公背上下大斧,饒舌老母不得語?!?唐 白居易 《酬嚴給事》詩:“不緣啼鳥春饒舌,青瑣仙郎可得知?” 清 黃遵憲 《以蓮菊桃雜供一瓶作歌》:“花不能言我饒舌,花神汝莫生分別。” 茅盾 《子夜》七:“但是同樣有幾杯酒下肚的 李玉亭 卻也例外地饒舌。”
釋曇華名句,偈頌六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