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蒙訓(xùn)授費(fèi)精神,因循莫使頭生雪
出自元代王丹桂《踏云行 贈安山李秀才》:
已矣焉哉,之乎者也。
悟來好把番番舍。
童蒙訓(xùn)授費(fèi)精神,因循莫使頭生雪。
飛矢年光,忍教虛設(shè)。
殷勤說破修仙訣。
一枝丹桂肯躋攀,與君
注釋參考
童蒙
(1).幼稚愚昧?!兑住っ伞罚骸胺宋仪笸桑汕笪??!?朱熹 本義:“童蒙,幼稚而蒙昧。”《淮南子·俶真訓(xùn)》:“皆欲離其童蒙之心,而覺視於天地之間,是故其德煩而不能一?!?三國 魏 嵇康 《游仙》詩:“授我自然道,曠若發(fā)童蒙。” 晉 葛洪 《抱樸子·詰鮑》:“且夫遠(yuǎn)古質(zhì)樸,蓋其未變,民尚童蒙,機(jī)心不動。”
(2).指無知的兒童。 晉 葛洪 《抱樸子·正郭》:“中人猶不覺,童蒙安能知?” 唐 元稹 《江邊》詩:“散誕都由習(xí),童蒙剩懶散?!薄度龂萘x》第四三回:“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朱自清 《<文心>序》:“按照老看法,這類書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p>
(3).指童年。 唐 韓愈 《祭竇司業(yè)文》:“我之獲見,實(shí)自童蒙。既愛既勸,在麻之蓬。” 清 錢謙益 《母李氏仍前贈》:“事夫篤疾之餘,訓(xùn)子童蒙之日?!?/p>
訓(xùn)授
教授;傳授。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yi{1-1}解三·慧義》:“后 西域 名僧多投止此寺,或傳譯經(jīng)典,或訓(xùn)授禪法?!?宋 曾鞏 《勸學(xué)詔》:“若訓(xùn)授無方而取舍失實(shí),亦將論其罰焉。” 明 唐順之 《章孺人傳》:“至於訓(xùn)授諸子書,則縷縷竟朝夕,其語有外傳所不能詳者。”
精神
精神 (jīngshén)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spirit;mind 精神為之?!獫h· 王充《論衡·訂鬼篇》 俱用精神。 精神復(fù)舊。——《聊齋志異·促織》 指內(nèi)容的實(shí)質(zhì)所在;主要的意義 essence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活力;精力 vigour 精神飽滿 活躍;有生氣 lively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意志 will 不撓之精神?!獙O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因循
因循 (yīnxún)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follow;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 因循守舊 遲延拖拉 procrastinate 因循坐誤 輕率;隨便 indiscreet 茍或因循,何由體悟?!段鍩魰?h3>頭生(1).頭胎,第一次生育的小孩?!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十:“我也從不曾見有七十歲的養(yǎng)頭生?!?許欽文 《鼻涕阿二》一:“第一個是女孩,因?yàn)橐詾檫@是‘頭生’,又以為第二個可是男孩,還不十分厭惡?!?/p>
(2).第一胎生的。 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六:“大管事來問: 張二靡汰 頭生孩子辦滿月,請老爺示,禮單恁樣批?”
王丹桂名句,踏云行 贈安山李秀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