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趙善括《真妃祠》:
碧潭無底潛蛟龍,神居下宅琉璃宮。
一水鏡奠撓不濁,兩山角抵常爭雄。
鴉啼古廟樹色黑,魚躍急湍波影紅。
鬢霧鬟煙森拱竦,棟云簾雨飛冥濛。
蕙肴時(shí)展朝暮奠,蒲席快分南北風(fēng)。
假威老巫腹恣飽,乞靈行客心潛通。
無求小舸疾飛鳥,不恨孤蹤成斷蓬。
去秋浙右盡淹沒,今夏江西尤蘊(yùn)隆。
尾銜萬斛去不返,鱗次千倉皆屢高。
農(nóng)背赤裂魚釜滿,田毛焦枯龜兆同。
炎官張皇掉旗旆,海若羞澀藏沖融。
一方雖藉訶護(hù)力,四海正思霖雨功。
片帆短棹利極細(xì)。
釃酒割牲酬易窮。
好乘云車命箕伯,去擊雷鼓驅(qū)豐隆。
晶熒獨(dú)物掣長電,剨勒掃空消霽虹。
不須犀角照百怪,何待牛蹄翻巨{左谷右工}。
挽起天河盡傾定局,坐令人物還熙豐。
笑談可活萬民命,頃刻已回元?dú)夤ぁ?br>上帝報(bào)功賜褒敕,真妃錫號(hào)榮清躬。
元圭華袞依約里,介族水類驅(qū)馳中。
山高水深千萬祀,南面血食無時(shí)終。
注釋參考
霧鬟
女子濃密秀美的頭發(fā)。 宋 吳文英 《絳都春·燕亡久矣京口適見似人悵怨有感》詞:“當(dāng)時(shí)明月娉婷伴。悵客路、幽扃俱遠(yuǎn)。霧鬟依約,除非照影,鏡空不見。” 明 何景明 《嫦娥圖》詩:“《霓裳羽衣》世莫聞,霧鬟雪貌人難見?!?/p>
森拱
猶高大。 唐 陸龜蒙 《野廟碑》:“其居處則敞之以庭室,峻之以陛級(jí),左右老木,攢植森拱?!?/p>
冥濛
幽暗不明。 南朝 梁 江淹 《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青林結(jié)冥濛,丹巘被蔥蒨。” 唐 王泠然 《夜光篇》詩:“游人夜到 汝陽 間,夜色冥濛不解顏。” 元 湯式 《一枝花·題崇明顧彥昇上居》曲:“近睹著 扶桑 野陽烏閃爍,遙認(rèn)著 蓬萊山 煙靄冥濛?!?清 俞樾 《茶香室續(xù)鈔·青冢無草木》:“ 昭君 墓, 嘉禾 曹秋岳 先生嘗至,墓無草木,遠(yuǎn)而望之,冥濛作黱色,古云青冢。”參見“ 冥蒙 ”。
趙善括名句,真妃祠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