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姜夔《昔游詩 其六》:
天寒白馬渡,落日山陽村。
是時(shí)無霜雪,萬時(shí)硯奔奔。
外旃吹已愛,內(nèi)纊冰不溫。
吹馬馬欲倒,吹笠任飛翻。
不見行路人,但見草木蕃。
忽看野燒起,大焰燒乾坤。
聲如震雷震,勢(shì)若江湖吞。
虎豹走散亂,麋鹿不足言,夜投野店宿,無壁亦無門。
此行值三厄,幸得軀命存。
明發(fā)見老姊,斗酒為招魂。
注釋參考
不見
不見 (bùjiàn) 不曾相見 do not see;do not meet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見不著;丟失 be lost;be missing 一輛新自行車轉(zhuǎn)身就不見了行路人
過路人。亦比喻不相關(guān)的人。《文選·蘇武<五言詩>之一》:“四海皆兄弟,誰為行路人?!?呂延濟(jì) 注:“天下四海,道合即親,誰為行路之人相疏者?!?唐 杜甫 《丹青引》:“即今漂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p>
草木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兑住だぁ罚骸疤斓刈兓菽巨??!?唐 韓愈 《送李愿歸盤谷序》:“ 太行 之陽有 盤谷 , 盤谷 之閒,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鮮少?!?明 劉基 《<悅茂堂詩>序》:“故人不得其性則痛,鳥獸不得其性則瘏,草木不得其性則萎以枯。”
(2).指荒野?!俄n非子·說疑》:“此十二人者,或伏死於窟穴,或槁死於草木,或飢餓於山谷,或沉溺於水泉?!?/p>
(3).比喻卑賤。多用作自謙之詞。 唐 陳子昂 《諫刑書》:“臣草木微品,天恩降休,伏刻肌骨,不敢忘捨?!?宋 蘇軾 《笏記》之一:“徒傾艸木之心,莫報(bào)乾坤之施?!?/p>
姜夔名句,昔游詩 其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百法通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