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長干行》:
裙腰綠如草,衫色石榴花,十二學(xué)彈箏,十三學(xué)琵琶。
寧嫁與商人,夫婦各天涯,朝朝問水神,夜夜夢三巴。
聘金雖如山,不愿入侯家,鄣袖庭花下,東風(fēng)吹鬢斜。
注釋參考
裙腰
(1).裙的上端緊束于腰部之處。《南史·齊魚復(fù)侯子響傳》:“ 子響 密作啟數(shù)紙,藏妃 王氏 裙腰中,具自申明?!?唐 白居易 《和夢游春詩一百韻》:“裙腰銀線壓,梳掌金筐蹙。”《jin{1*1}瓶{1*1}梅詞話》第四一回:“一面叫了 趙裁 來,都裁剪停當(dāng),又要一疋黃紗做裙腰貼里,一色都是 杭州 絹兒?!?/p>
(2).比喻狹長的小路。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詩:“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緑裙腰一道斜。” 茅盾 《子夜》五:“不見了嫩綠裙腰詩意的 蘇堤 ,只有甲蟲樣的汽車卷起一片黃塵?!?/p>
石榴花
(1).石榴樹所開的花。 元 張昱 《題鸚鵡士女圖》詩:“只有舊時鸚鵡見,春衫曾似石榴花?!?/p>
(2).即石榴酒。 唐 李商隱 《寄惱韓同年》詩之二:“我為傷春心自醉,不勞君勸石榴花?!眳⒁姟?石榴酒 ”。
(3).曲牌名。南北曲都屬中呂宮。北曲較常用,字?jǐn)?shù)定格據(jù)《九宮大成譜》正格是七、五、七、四、四、七、七、七、五(九句)。
二學(xué)
(1).指國學(xué)與太學(xué)。《南齊書·禮志上》:“今學(xué)非惟不宜廢而已,乃宜更崇尚其道,望古作規(guī),使郡縣有學(xué),鄉(xiāng)閭立教。請付尚書及二學(xué)詳議。”《魏書·李諧傳》:“棲閑虛以筑館,背城闕而為家。帶二學(xué)之高宇,遠三市之狹邪?!?/p>
(2).佛教語。指讀誦、禪思兩種修行方式。即讀誦大乘經(jīng)典,一心如理思維?!夺屖弦[·志學(xué)·二學(xué)》:“毘奈耶云,佛説有二種學(xué)業(yè):一讀誦,二禪思。”
三學(xué)
(1). 唐 代稱國子學(xué)、太學(xué)、四門學(xué)為三學(xué),隸屬國子監(jiān)。文武三品以上官吏子孫得入國子學(xué),五品以上子孫得入太學(xué),七品以上子孫及平民之俊異者得入四門學(xué)?!缎绿茣と鍖W(xué)傳序》:“廣學(xué)舍千二百區(qū),三學(xué)益生員,并置書算二學(xué),皆有博士?!?/p>
(2). 宋 代稱太學(xué)之外舍、內(nèi)舍、上舍為三舍,亦稱三學(xué)?!端问贰ぢ毠僦疚濉罚骸?熙寧 初,詔用經(jīng)術(shù)取士,廣闊黌舍,分為三學(xué),增置生徒總二千八百人?!眳㈤啞缎绿茣みx舉志上》。參見“ 三舍法 ”。
(3).佛教稱戒學(xué)、定學(xué)、慧學(xué)為“三學(xué)”?!斗g名義集·示三學(xué)法》:“今謂防非止惡曰戒,息慮靜緣曰定,破惑證真曰慧……三學(xué)是為涅槃法?!?/p>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陸游名句,長干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治愈系收納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