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徐鉉《陶使君挽歌二首》:
太守今何在,行春去不歸。
筵空收管吹,郊迥儼驂騑。
營外星才落,園中露已稀。
傷心梁上燕,猶解向人飛。
始憶花前宴,笙歌醉夕陽。
那堪城外送,哀挽逐歸艎。
鈴閣朝猶閉,風(fēng)亭日已荒。
唯余遷客淚,沾灑后池傍。
注釋參考
鈴閣
亦作“ 鈴閤 ”。指翰林院以及將帥或州郡長官辦事的地方。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七:“今狂花生枯木,又在鈴閣之間,言威儀之富,榮華之盛,皆如狂花之發(fā),不可久也。”《晉書·羊祜傳》:“﹝ 羊祜 ﹞在軍常輕裘緩帶,身不披甲,鈴閤之下,侍衛(wèi)者不過十?dāng)?shù)人。” 唐 韓翃 《寄裴鄆州》詩:“官樹陰陰鈴閣暮,州人轉(zhuǎn)憶白頭翁。”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史料二·勞文毅公善居危城》:“﹝ 文毅公 ﹞遂入城蒞總督任,終日閉鈴閣,以示無事?!?/p>
風(fēng)亭
亭子。 唐 朱慶馀 《秋宵宴別盧侍御》詩:“風(fēng)亭弦管絶,玉漏一聲新?!?宋 王安石 《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之一:“風(fēng)亭把盞酬孤艷,雪徑回輿認(rèn)暗香?!?清 黃景仁 《感舊雜詩》:“風(fēng)亭月榭記綢繆,夢里聽歌醉里愁?!?/p>
徐鉉名句,陶使君挽歌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