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正覺《頌古一百則》:
言衣半夜付盧能,攪攪黃梅七百僧。
臨際一枝正{1|1}法眼,瞎驢滅卻得人憎。
心心相印,祖祖?zhèn)鳠簟?br>夷平海岳,變化鯤鵬。
只個名言難比擬,大都手段解翻騰。
注釋參考
夷平
夷平 (yípíng) 使成一塊平地 level to the ground 18{1|1}9{1|1}年那次龍卷風(fēng)夷平了整個城市海岳
亦作“ 海岳 ”。1.大海和高山。 晉 葛洪 《抱樸子·逸民》:“ 呂尚 長於用兵,短於為國,不能儀玄黃以覆載,擬海岳以博納。”《舊唐書·房玄齡傳》:“臣老病三公,旦夕入地,所恨竟無塵露,微增海岳?!?陳毅 《為蘇南摩擦答某君》詩:“怒潮翻海岳,雄鬼起風(fēng)埃。”
(2).見“ 海岳高深 ”。
(3).謂四海與五岳。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時序》:“海岳降神,才英秀發(fā)?!薄缎绿茣ぼ嚪尽罚骸半ッ嵴?,祭海岳之服也?!?明 唐順之 《冬至南郊》詩:“聲容六變合,海岳百靈紛?!?/p>
見“ 海岳 ”。
變化
變化 (biànhuà) 事物產(chǎn)生新的狀況 vary;change 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化?!抖Y記·中庸》疏 一爭一擇,而變化之事出矣?!灿ⅰ澈振憷柚?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 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嚴(yán)復(fù)譯《天演論》鯤鵬
(1).古代傳說中能變化的大魚和大鳥。語本《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南朝 梁武帝 《孝思賦》:“察蟭螟於蚊睫,觀鯤鵬於北溟?!?唐 杜甫 《泊岳陽城下》詩:“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羅惇曧 《文學(xué)源流·周秦諸子總論》:“冥靈大椿之壽,朝菌蠓蚋之夭,鯤鵬之大等喻,《列子·湯問篇》語,《莊子·逍遙游》引之?!?/p>
(2).古代傳說中的大鵬鳥。即鯤魚變化成的鵬鳥。 宋 蘇軾 《催試官考較戲作》詩:“鯤鵬水擊三千里,粗練長驅(qū)十萬夫?!?清 汪懋麟 《洗象》詩:“豈同龍馬負(fù),徒作鯤鵬想?!?梁啟超 《過渡時代論》二:“惟當(dāng)過渡時代,則如鯤鵬圖南,九萬里而一息, 江 漢 赴海,百千折以朝宗?!?/p>
釋正覺名句,頌古一百則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