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再次韻戲贈道夫》:
名教自樂地,思君相與娛。
囊錐見末疾,櫝玉待時沽。
雨歇鳴鳩樹,薰銷睡鴨爐。
不來應(yīng)夢起,子學□啼歈。
注釋參考
名教
以“三綱”、“五常”為主要內(nèi)容的封建禮教。西漢武帝時,把符合封建統(tǒng)治利益的政治觀念、道德規(guī)范確立和制定為名分、名目、名節(jié)等,以進行教化,習稱“以名為教”。后受到進步思想家的抨擊。樂地
快樂的境地。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德行》:“ 王平子 、 胡毋彥國 諸人,皆以任放為達,或有裸體者。 樂廣 笑曰:‘名教中自有樂地,何為乃爾也?’” 唐 司空圖 《長安贈王注》詩:“樂地留高趣,權(quán)門讓后生?!?/p>
相與
相與 (xiāngyǔ) 副詞。表示同時同地做某件事??勺g為“共同” together;deal with sb.;get along with sb. 舍人相與諫?!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 卒相與歡。 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fā)也?!妒酚洝て皆萸淞袀鳌?因相與言?!濉?梁啟超《譚嗣同傳》黃庭堅名句,再次韻戲贈道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