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白《贈崔咨議》:
綠驥本天馬,素非伏櫪駒。
長嘶向清風,倏忽凌九區(qū)。
何言西北至,卻走東南隅。
世道有翻覆,前期難豫圖。
希君一翦拂,猶可騁中衢。
注釋參考
北至
即夏至。因夏至日太陽位置在赤道最北面之點,其后即南移,故稱。 漢 張衡 《西京賦》:“日北至而含凍,此焉清暑?!?唐 柳宗元 《天對》:“ 狂山 凝凝,冰于北至。” 清 夏炘 《學禮管釋·釋冬夏致日春秋致月》:“致,極也。測量之法須逐日為之,久乃得日、月之真度。春、秋非不測日,但日行出入於赤道,有北至、南至之殊,而以冬夏為之極?!?/p>
卻走
亦作“卻走”。退避;退走。《韓非子·初見秦》:“bai{1*1}刃在前,斧鑕在后,而卻走不能死也?!?漢 王充 《論衡·紀妖》:“ 田單 卻走,再拜事之,竟以神下之言聞于 燕 軍?!?唐 杜甫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迴鞭卻走見天子,朝飲 漢水 暮 靈州 。”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六篇:“佛教既漸流播,經論日多,雜説亦日出,雖或悟無常而歸依,然亦或怖無常而卻走?!?/p>
東南
東南 (dōngnán) 介于東和南之間的方向 southeast 方是時,博雞者以義聞東南?!鳌?高啟《書博雞者事》李白名句,贈崔咨議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