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於水品進(jìn)三疊,名與谷簾真兩全
出自宋代張輯《次湯制干寄三疊泉韻》:
寒碧朋尊勝酒泉,松聲遠(yuǎn)壑憶留連。
詩於水品進(jìn)三疊,名與谷簾真兩全。
畫壁煙霞醒昨夢,茶經(jīng)日月著新年。
山靈似語湯夫子,恨殺屏風(fēng)李謫仙。
注釋參考
品進(jìn)
三方齊進(jìn)。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一:“ 日 寇不斷的在進(jìn)襲,不單是水陸并進(jìn),而且是水陸空品進(jìn)。”
三疊
(1).古奏曲之法,至某句乃反復(fù)再三,稱三迭。 宋 蘇軾 《仇池筆記·陽關(guān)三迭》:“余在 密州 , 文勛 長官以事至 密 ,自云得古本《陽關(guān)》,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疊,乃知古本三疊蓋如此?!?/p>
(2).三首。 宋 岳珂 《桯史·李白竹枝詞》:“是夜宿於驛,夢 李白 相見於山間。曰:‘予往謫 夜郎 ,於此聞杜鵑,作《竹枝詞》三疊,世傳之不子細(xì),憶集中無有,三誦而使之傳焉。’”
(3).猶三通,三遍。 宋 梅堯臣 《初冬夜坐憶桐城山行》詩:“書之空自知,城上鼓三疊?!?/p>
(4).猶三折。指 廬山 三迭泉 。 宋 戴復(fù)古 《廬山》詩:“九疊屏風(fēng)三疊水,更無詩句可形容。” 元 李洞 《廬山記》:“四圍巒障欲合,泉若瓊簾,從空懸布,為三疊而下?!?/p>
谷簾
(1).指 廬山 康王谷 瀑布。其狀如簾,故名。 宋 陸游 《試茶》詩:“ 日鑄 焙香懷舊隱, 谷簾 試水憶西游?!?/p>
(2).泛指如簾狀的水流。 元 袁桷 《同子唯賦水車》詩:“橫陳歌板促紛綸,倒流 谷簾 聲齟齬?!?/p>
兩全
兩全 (liǎngquán) 顧全雙方;成全兩個方面 be satisfactory to both parties;have regard for both demands 兩全其美 兩全的辦法張輯名句,次湯制干寄三疊泉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