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李彌遜《秋居雜詠十首》:
駕言出城闕,行行陟崇山。
舍懷到昭曠,未覺天地寬。
鴥彼離群雁,嘹嘹浮云端。
嗟我遠(yuǎn)兄弟,千里同歲寒,舉頭不見日,況復(fù)遠(yuǎn)長安。
歸飛胡不早,聽此雕朱顏。
注釋參考
昭曠
猶言開朗豁達(dá)。 漢 鄒陽 《獄中上書自明》:“ 秦 信左右而亡, 周 用烏集而王,何則?以其能越拘攣之語,馳域外之義,獨(dú)觀於昭曠之道也。” 南朝 宋 謝靈運(yùn) 《富春渚》詩:“懷抱既昭曠,外物徒龍?bào)丁!?清 魏源 《青浪灘夜雨》詩:“得失亦乘除,平生秉昭曠?!?/p>
天地
天地 (tiāndì)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huì)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 天地山川?!巍?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濉?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dòng)天地?!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比喻人們活動(dòng)的范圍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濉?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diào)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yǎng)人也。李彌遜名句,秋居雜詠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