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吳芾《待雪不至呈子儀》:
冬暖方憂雪意慳,俄然飄灑到人間。
夜聞便謂迷三徑,曉看依然在半山。
明日既容殘臘去,今朝已是迫春還。
如何滕六渾無意,不上云霄叩九關(guān)。
注釋參考
三徑
亦作“ 三逕 ”。 晉 趙岐 《三輔決錄·逃名》:“ 蔣詡 歸鄉(xiāng)里,荊棘塞門,舍中有三徑,不出,唯 求仲 、 羊仲 從之游。”后因以“三徑”指歸隱者的家園。 晉 陶潛 《歸去來辭》:“三徑就荒,松竹猶存。” 唐 蔣防 《題杜賓客新豐里幽居》詩:“退跡依三逕,辭榮繼二 疏 ?!?宋 蘇軾 《次韻周邠》:“南遷欲舉力田科,三徑初成樂事多。”《花月痕》第十五回:“旁邊掛著一副對聯(lián)是:一簾秋影淡於月,三徑花香清欲寒?!?/p>
依然
依然 (yīrán) 照往常,依舊 still;as before 依然如故 依然有效半山
半山 (bànshān) 山腰 halfway up a hill 而半山居(停著)霧若帶然。——清· 姚鼐《登泰山記》吳芾名句,待雪不至呈子儀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