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張籍《江村行》
南塘水深蘆筍齊,下田種稻不作畦。耕場(chǎng)磷磷在水底,
短衣半染蘆中泥。田頭刈莎結(jié)為屋,歸來系牛還獨(dú)宿。
水淹手足盡有瘡,山虻繞身飛飏飏。桑林椹黑蠶再眠,
婦姑采桑不向田。江南熱旱天氣毒,雨中移秧顏色鮮。
一年耕種長(zhǎng)苦辛,田熟家家將賽神。
注釋參考
桑林
(1).桑樹林。 唐 王昌齡 《塞下曲》之一:“蟬鳴空桑林,八月 蕭關(guān) 道。” 宋 梅堯臣 《送吳季野太博移蜀靈泉先至輦》詩:“葦箔蠶齊老,桑林葉更生?!?元 趙孟頫 《右耕》詩之十二:“寒風(fēng)吹桑林,日夕聲颼颼?!?/p>
(2).古樂曲名。相傳為 殷 天子之樂?!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宋公 享 晉侯 於 楚丘 ,請(qǐng)以《桑林》。” 杜預(yù) 注:“《桑林》, 殷 天子之樂名?!薄肚f子·養(yǎng)生主》:“ 庖丁 為 文惠君 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jīng)首》之會(huì)。”
(3).傳說中的神名。《淮南子·說林訓(xùn)》:“ 上駢 生耳目, 桑林 生臂手,此 女媧 所以七十化也。” 高誘 注:“ 上駢 、 桑林 皆神名。” 漢 應(yīng)劭 《風(fēng)俗通·怪神序》:“ 荀罃 不從 桑林 之祟,而 晉侯 之疾間。”
(4).古地名。相傳為 殷湯 祈雨的地方。《墨子·明鬼下》:“ 燕 之有 祖 ,當(dāng) 齊 之社稷,宋之有 桑林 , 楚 之有 云夢(mèng) 也?!薄痘茨献印ぶ餍g(shù)訓(xùn)》:“ 湯 之時(shí),七年旱,以身禱於 桑林 之際,而四海之云湊,千里之雨至?!?宋 黃庭堅(jiān) 《常父惠示丁卯雪十四韻謹(jǐn)同韻賦之》:“ 桑林 請(qǐng)六事,河水問九疇。”
再眠
指蠶第二次蛻皮時(shí)的不食不動(dòng)狀態(tài)。 唐 張籍 《江村行》:“桑林椹黑蠶再眠,婦姑採桑不向田?!?宋 秦觀 《蠶書·時(shí)食》:“﹝蠶生﹞九日,不食一日一夜,謂之初眠。又七日再眠如初?!眳⒁姟?三眠 ”。
婦姑
婆媳。 漢 賈誼 《新書·時(shí)變》:“婦姑不相説,則反脣而睨。”
采桑
(1).樂府相和曲名。此曲始出于《陌上?!罚?南朝 宋 鮑照 、 梁 簡(jiǎn)文帝 、 陳后主 等均有此曲,名《採桑》。后人多所仿效。
(2).樂府清商曲名。屬西曲,又稱《採桑度》。亦為舞曲名。參閱《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五·<採桑度>序》。
(3).樂府近代曲名?!稑犯娂そo二·<採桑>序》:“《樂苑》:‘《採?!?,羽調(diào)曲。又有《楊下採?!?。’按《採?!繁厩迳涛髑病!?唐 張祜 有此作。
(1).謂采摘桑葉。古樂府《日出東南隅行》:“ 羅敷 善蠶桑,采桑城南隅?!?/p>
(2).古樂曲名。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樂通二》:“《采?!?, 晉 清商西曲。羽調(diào)。 唐 有大曲。”參見“ 采桑子 ”。
(3).古 黃河 津渡名。在今 山西 鄉(xiāng)寧 西?!蹲髠鳌べ夜四辍罚骸?晉 里克 帥師, 梁由靡 御, 虢射 為右,以敗 狄 于 采桑 。” 杜預(yù) 注:“ 平陽 北 屈縣 西南有 采桑津 ?!?/p>
張籍名句,江村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