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樓鑰《送姜子謙寄鐘離》:
濠梁自古揚(yáng)州域,禹娶涂山城尚留。
鐘離雖嘗作楚縣,子男之國書春秋。
卑梁爭桑起吳釁,陰陵失道除漢讎。
嬴秦屬之九江郡,典午置郡任愈優(yōu)。
蕭梁尤重北徐鎮(zhèn),高齊又為西楚州。
貞觀割淮疆理失,元和加水號(hào)名修。
陽冰篆虎書戶冊(cè),奇畫于今照譙樓。
浮山筑堰誰與謀,漫引童謠為激溝。
役工沈鐵不勝計(jì),欲灌壽陽為廢丘。
霧昏三日水怪出,一決空貽千古羞。
上格下格果何在,西濠東濠猶并流。
守邊在人不在險(xiǎn),險(xiǎn)阻如故事不侔。
元魏擁兵數(shù)十萬,義之堅(jiān)守竄其酋。
向來橫澗一失據(jù),凜凜重貽宵旰憂。
刺史舊帶兩城使,渦口兩城今在不。
君侯妙年筆為投,名位詎肯卑微休。
世科高挹更膴仕,哦松壯志未足酬。
欲效金城上方略,宦游直到窮邊頭。
三光五岳氣猶分,故疆慨想何時(shí)收。
邑事不足煩大手,往訪古今資遠(yuǎn)猷。
老我無用重多病,為君相與數(shù)觥籌。
棋社冷落故人少,況復(fù)臨風(fēng)送行舟。
看君徑赴功名會(huì),努力自取公與侯。
又聞魚臺(tái)在近境,誰知魚樂如莊周。
烽沈柝靜若多暇,從容何惜觀游鯈。
注釋參考
浮山
(1).山名。即 包山 、 獅子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本屹立 錢塘江 心, 宋 元 以來隨著泥沙沉積,遂與北岸大陸連接?!端问贰ぬK軾傳》:“ 浮山 峙于江中,與 漁浦 諸山犬牙相錯(cuò)?!?/p>
(2).山名。即今 廣東省 饒平縣 西北 浮山 。 南宋 末與 元 兵交戰(zhàn)于此。
(3).山名。在今 陜西省 臨潼縣 南。《山海經(jīng)·西山經(jīng)》:“又西百二十里曰 浮山 ,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 郝懿行 箋疏:“《水經(jīng)·渭水注》有 胏浮山 與 麗山 連麓而在南。蓋此是也。”
(4).指海市蜃樓。 清 黃宗羲 《海市賦》:“南海謂之浮山,東海謂之海市,是乃方言之託也?!?/p>
與謀
參與謀劃。《左傳·宣公七年》:“夏,公會(huì) 齊侯 伐 萊 ,不與謀也。凡師出,與謀曰及,不與謀曰會(huì)?!?杜預(yù) 注:“與謀者,謂同志之國,相與講議利害,計(jì)成而行之,故以相連及為文。”《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盡誅所與謀者。于是乃遣 淮南王 ,載以輜車,令縣以次傳?!?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對(duì)于新文藝,不久當(dāng)有一種有組織的壓迫和摧殘,這事情是好象連幾個(gè)書店也秘密與謀的?!?/p>
童謠
(1) [nursery rhyme]∶有韻的詩歌形式的兒童故事
(2) [children's folk rhymes]∶在兒童中間流行的歌謠,形式比較簡短
詳細(xì)解釋兒童傳唱的歌謠。舊時(shí)認(rèn)為能預(yù)示世運(yùn)或人事?!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鞍嗽录孜?, 晉侯 圍 上陽 。問於 卜偃 曰:‘吾其濟(jì)乎?’對(duì)曰:‘克之?!唬骸螘r(shí)?’對(duì)曰:‘童謡曰:“丙之晨,龍尾伏辰……”其九月十月之交乎?’”《后漢書·方術(shù)傳上·許楊》:“明府今興立廢業(yè),富國安民,童謡之言,將有徵於此。” 晉 葛洪 《抱樸子·勖學(xué)》:“夫童謡猶助圣人之耳目,豈況《墳》《索》之弦博哉?”《三國演義》第九回:“ 卓 問 李肅 曰:‘童謡主何吉兇?’”
激溝
水道。《梁書·康絢傳》:“ 荊山 為上格, 浮山 為下格, 潼沱 為激溝,併灌 鉅野澤 ?!?/p>
樓鑰名句,送姜子謙寄鐘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救救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