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祺山院》:
昔日祺山院,今惟認(rèn)土丘。
有僧逃債去,無主施錢修。
野叟樵難禁,巖仙弈未休。
何須悲幻境,佛比作浮漚。
注釋參考
何須
猶何必,何用。 三國 魏 曹植 《野田黃雀行》:“利劍不在掌,結(jié)友何須多?”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敏速》:“宰相曰:‘七千可為多矣,何須萬?’” 宋 賀鑄 《臨江仙》詞:“何須繡被,來伴擁蓑眠?” 魯迅 《華蓋集·導(dǎo)師》:“青年又何須尋那掛著金字招牌的導(dǎo)師呢?”
幻境
幻境 (huànjìng) 虛幻神異的境況 fairyland 在此,我們并不逃避現(xiàn)實而進入愉快的幻境 僅僅在幻想中或夢境中出現(xiàn)的理想地方 dreamland 充滿了美女和瓊漿玉液的一個令人陶醉的幻境比作
比作 (bǐzuò) 相比(如為了解釋說明的目的);比喻,比擬 compare 將人的牙齒比作珍珠 把他比作神浮漚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 唐 姚合 《酬任疇協(xié)律夏中苦雨見寄》詩:“走童驚掣電,飢鳥啄浮漚?!?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韻感今懷舊而作》:“水天雙對鏡,身世一浮漚。” 明 無名氏 《贈書記·認(rèn)男作女》:“老爺若放浮漚,情愿焚香頂禮,朝夕把恩酬?!?清 惲敬 《海會庵放生河碑銘》:“圣人愚人,善禽惡獸,如大海中浮漚,大空中飛塵?!?郭沫若 《女神·蜜桑索羅普之夜歌》:“無邊天海呀,一個水銀的浮漚?!?/p>
劉克莊名句,祺山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