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郭應(yīng)祥《傳言玉女》
稽古堂前,恰見四番端午。又來江上,聽鳴鼉急鼓。棹歌才發(fā),漠漠一川煙雨。輕舟搖揚,浪心掀舞。倦客今年續(xù)命,欠□彩縷。歸期漸近,剗地縈心緒。何日斑衣,更看迎門兒女。百懷且付,尊前蒲黍。
注釋參考
稽古
考察古事?!稌虻洹罚骸霸蝗艋?。 帝堯 曰 放勛 ?!薄稘h書·武帝紀贊》:“ 高祖 撥亂反正, 文 景 務(wù)在養(yǎng)民,至于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晉書·裴頠傳》:“博學(xué)稽古,自少知名?!薄睹魇贰む嚴^曾傳》:“割恩以定禮,稽古以崇孝?!?清 方文 《單質(zhì)生見訪僧舍并惠三忠集畣此》詩:“稽古式芳躅,懷忠耿遐眷?!?/p>
堂前
(1).正房前面。 漢 無名氏 《艷歌行》:“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晉 陶潛 《歸園田居》詩之一:“榆柳蔭后簷,桃李羅堂前?!?唐 杜甫 《又呈吳郎》詩:“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p>
(2).正廳。 唐 朱慶馀 《近試上張籍水部》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 翠蓮 ﹞泡了一盤茶,托至堂前,擺下椅子,走到公婆面前,道:‘請公公、婆婆堂前吃茶?!?魯迅 《故事新編·奔月》:“ 羿 又在房里轉(zhuǎn)了幾個圈子,走到堂前,坐下,仰頭看著對面壁上的彤弓、彤矢、盧弓、盧矢、弩機、長劍、短劍?!?/p>
(3).代指母親。《宋史·列女傳·陳堂前》:“ 陳堂前 , 漢州 雒縣 王氏 女,節(jié)操行義為鄉(xiāng)人所敬,但呼曰堂前,猶私家尊其母也?!?/p>
四番
(1).四方邊境的藩國?!端螘分径罚骸坝捴兌?,辰告四蕃?!薄端鍟ざY儀志六》:“東西南北四藩諸國王章,上藩用中金,中藩用銀,并方寸,龜鈕。” 唐 杜甫 《客居》詩:“儒生老無成,臣子憂四番?!狈?,一本作“ 藩 ”。
(2).四次?!度龂萘x》第八九回:“今被吾擒了四番,有何面目再見人耶!”
端午
(1).農(nóng)歷五月初五日。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節(jié)日。亦以紀念相傳于是日自沉 汩羅江 的古代愛國詩人 屈原 ,有裹粽子及賽龍舟等風(fēng)俗?!冻鯇W(xué)記》卷四引 晉 周處 《風(fēng)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南朝 梁 吳均 《續(xù)齊諧記·五花絲粽》:“ 屈原 五月五日投 汨羅水 , 楚 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今世五月五日作粽,并帶棟葉五色絲,皆 汨羅 遺風(fēng)也?!?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記》:“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採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清 趙翼 《陔馀叢考·端午》:“古時端午亦用五月內(nèi)第一午日,《后漢書·郎顗傳》以五月丙午遣太尉,又《論衡》曰,‘五月丙午日日中之時鑄陽燧’,是午節(jié)宜用午日或丙日,后世專用五日,亦誤。按《周官·壺涿氏》‘午貫象齒’ 鄭 注:‘午故書為五’,然則午五本通用……后世以五月五日為午節(jié),蓋午五相通之誤?!?/p>
(2).泛指農(nóng)歷每月初五日。 宋 洪邁 《容齋隨筆·八月端午》:“ 唐玄宗 以八月五日生,以其日為千秋節(jié)。 張説 《上大衍歷序》云:‘謹以 開元 十六年八月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唐類表》有 宋璟 《請以八月五日為千秋節(jié)表》云:‘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然則凡月之五日,皆可稱端午也。”
郭應(yīng)祥名句,傳言玉女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