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感懷十首問答
問:《香港感懷十首》的作者是誰?
答:香港感懷十首的作者是黃遵憲
問:香港感懷十首是哪個朝代的詩文?
答:香港感懷十首是清代的作品
問:香港感懷十首是什么體裁?
答:五律
問:流水游龍外,平波又畫橈 出自哪首詩文,作者是誰?
答:流水游龍外,平波又畫橈 出自 清代黃遵憲的《香港感懷十首》
問:流水游龍外,平波又畫橈 的下一句是什么?
答:流水游龍外,平波又畫橈 的下一句是 佛猶夸國樂,奴亦挾天驕。
問:出自黃遵憲的名句有哪些?
答:黃遵憲名句大全
- 牽?;?/a>老梅枝上桂牽牛,引得青花上樹冰。秋圃日斜風(fēng)露冷,倒垂長蔓拂鳴鳩。
- 乾道別廟樂歌三首丕時文母,厚德維紳。仙馭雖邈,徽音固存。瑟彼玉瓚,酌此本尊。簡簡穰穰,裕我后昆。
- 聽無悔琴悟琴如悟道,神閒若無營。在心不在指,以意非以聲。鏘爾風(fēng)篁韻,泠然天籟鳴。曲終各一笑,相對坎虧成。
- 軾以去歲春夏侍立邇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繼入瞳瞳日腳曉猶清,細(xì)細(xì)槐花暖自零。坐閱諸公半廊廟,時看黃色起天庭。(仆射呂公、門下韓公、左丞劉公,皆自講席大用。)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講舌干。陛楯諸郎空雨立,故應(yīng)慚悔不儒冠。兩鶴催頹病不言,年來相繼亦乘軒。誤聞九奏聊飛舞,可得徘徊為啄吞。微生偶脫風(fēng)波地,晚歲猶存鐵石心。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樂天自江州司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誥,遂拜中書舍人。軾雖不敢自比,然謫居黃州,起知文登,召為儀曹,遂忝侍從,出處老少大略相似,庶幾復(fù)享此翁晚節(jié)閑適之樂焉。)
- 送僧歸中條(一作送覺法師往中條舊隱)夜葉動飄飄,寒來話數(shù)宵。卷經(jīng)歸鳥外,轉(zhuǎn)雪過山椒。舊長松杉大,難行水石遙。元戎宗內(nèi)學(xué),應(yīng)就白云招。
- 子金舅出示雁湖和章走筆為謝三首運數(shù)從來略相似,人人總道疾堪憂。豈知不死還相對,更把新詩互唱酬。
- 成都運司西園亭詩翠錦亭闌干竇溜長,窈窱空埃靜。修林密總翠,盡得錦城景。云舒青青色,風(fēng)散騷騷影。未為夜行人,共此晝夜永。
- 和陳傳道秋日十詠之九秋燕梅梁巢已空,去此復(fù)何從。勿憚歸飛遠(yuǎn),冰霜不爾容。
- 擊磐老人雙峰褐衣久,一磐白眉長。誰識野人意,徒看春草芳。
- 口占呈全完白四首一盂佳豆一編詩,兩物相當(dāng)請易之。若說嘗來風(fēng)味好,杲堂猶自略便宜。
- 有求雖瑣細(xì),未獲且低回——— 司馬光釣魚有感
- 八方沾圣澤,異畝發(fā)嘉禾。——— 孟簡嘉禾合穎
- 愿以身代母,書焚上徹天——— 林同賢者之孝二百四十首鄭潛曜
- 家無二頃歸未可,泮宮水冷樂有余——— 李流謙送陰次公赴榮州學(xué)官
- 避濕升我堂,垂翅閔老雞;所欣園中蔬,冒土青滿畦——— 陸游朝雨
- 浪遠(yuǎn)微聽葭葉響,雨殘細(xì)數(shù)梧梢滴。——— 蔣捷滿江紅
- 經(jīng)今三十馀年事,卻說還同昨日時——— 張籍逢王建有贈
- 多苦將軍居塞北,更憐羈客在長安——— 王冕雪后
- 棗熟成群打,禾登掃地收——— 李流謙山中遣興五首
- 小桃枝上春風(fēng)早,初試薄羅衣。——— 李持正人月圓令/人月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