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周麟之《呈伯父元仲二首》:
干戈十年余,荏苒百憂至。
誰憐齒未壯,遽失彩衣戲。
捫心天不聞,空下千斛淚。
藐然一星孤,未忍隨以逝。
雨濕新松楸,塵生舊鞶帨。
奈此愁絕何,況復(fù)形夢寐。
蕭蕭風(fēng)樹悲,此恨豈有既。
念昔齠齓中,從公識(shí)奇字。
一從江淮別,歲月不復(fù)記。
公尋武夷春,我友頤山桂。
此來忽相見,再拜只流涕。
忽忽悅情話,恍若已隔世。
先人有遺經(jīng),夙夜焉敢墜。
余生倘未殞,肯負(fù)平日志。
但恨不及親,臨風(fēng)一噓欷。
注釋參考
雨濕
亦作“ 雨溼 ”。指陰雨天。 晉 王羲之 《雜帖四》:“月半,念足下,窮思深至,不可居忍。雨溼,體氣各何如?” 唐 杜甫 《兵車行》:“新鬼煩寃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仇兆鰲 注:“ 后漢 陳寵 為太守, 洛陽城 每陰雨常有哭聲?!币槐咀鳌?雨溼 ”。
松楸
(1).松樹與楸樹。墓地多植,因以代稱墳?zāi)埂?南朝 齊 謝朓 《齊敬皇后哀策文》:“陳象設(shè)於園寢兮,映輿鍐於松楸。” 唐 劉禹錫 《酬樂天見寄》詩:“若使吾徒還早達(dá),亦應(yīng)簫鼓入松楸。”《舊五代史·梁書·趙犨傳》:“祖先松楸,去郭數(shù)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shè)朝》:“兵燹難消,松楸多恙, 鼎湖 弓劍無人葬?!?/p>
(2).特指父母墳塋。 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思潁詩》:“﹝ 歐陽修 ﹞逍遙於 潁 ,蓋無幾時(shí),惜無一語及於松楸之思?!?/p>
鞶帨
(1).腰帶和佩巾。 漢 揚(yáng)雄 《法言·寡見》:“今之學(xué)也,非獨(dú)為之華藻也,又從而繡其鞶帨,惡在《老》不《老》也?!?李軌 注:“鞶,大帶;帨,佩巾也。衣有華藻文繡,書有經(jīng)傳訓(xùn)解也。文繡之衣,分明易察;訓(xùn)解之書,灼然易曉?!?清 周亮工 《朱靜一詩序》:“蓋皆先生舊日塞上噢咻諸健士,或有為先生持鞶帨者?!?/p>
(2).古代婦女用的小囊和毛巾。 唐 韓愈 《吊武侍御所畫佛文》:“御史 武君 當(dāng)年喪其配,歛其遺服櫛珥鞶帨于篋。月旦、十五日,則一出而陳之。” 清 龔自珍 《闕里孫孺人墓志銘》:“若夫才藝之美,能刻繆篆施金石,以及鞶帨黹紩之事,絲竹音律之具,靡不通妙焉。”
(3).比喻雕飾華麗的辭采。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序志》:“飾羽尚畫,文繡鞶帨,離本彌甚,將遂訛濫?!?清 龔自珍 《寫神思銘》:“謂懷古也,曾不朕乎詩書;謂感物也,豈能役乎鞶帨。” 清 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九:“居然流覽關(guān)河勝,豈是尋常鞶帨詞,柳絮因風(fēng)詩句好,定知傳誦徧 滇池 ?!?/p>
周麟之名句,呈伯父元仲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