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皇甫冉《贈恭順皇后挽歌》
徂謝年方久,哀榮事獨稀。雖殊百兩迓,同是九泉歸。
詔使歸金策,神人送玉衣。空山竟不從,寧肯學(xué)湘妃。
注釋參考
詔使
皇帝派出的特使。《晉書·劉暾傳》:“敢因 劉輿 拒捍詔使,私欲大府興長獄訟?!薄缎绿茣ご奕謧鳌罚骸皶r詔使尚在,民泣詣使,請白天子丐 戎 還,使許諾?!?元 黃溍 《嗣天師禱雪有應(yīng)諸公咸為作詩邀予同賦》:“萬人舉首望 蓬萊 ,詔使函香出上臺。” 清 黃六鴻 《?;萑珪さ涠Y·救護日月》:“故處通衢,于詔使往來之際,除明探之外,尤宜另撥潛探,庶無失悮?!?/p>
金策
(1).古代記載大事或帝王詔命的連編金簡。 漢 張衡 《西京賦》:“帝有醉焉,乃為金策,錫用此土”《漢書·武帝紀(jì)》“﹝ 元封 元年﹞夏四月癸卯,上還,登封 泰山 ” 顏師古 注引 三國 魏 孟康 曰:“王者功成治定,告成功於天。封,崇也,助天之高也。刻石紀(jì)號,有金策石函金泥玉檢之封焉?!?唐 白居易 《一策頭》:“是以窺玉旒,讀金策,慚惶僶俛,不知所裁者久矣?!?/p>
(2).指禪杖。僧所持?!段倪x·孫綽<游天臺山賦>》:“被毛褐之森森,振金策之鈴鈴。” 李善 注:“金策,錫杖也?!?唐 權(quán)德輿 《錫杖歌送明楚上人歸佛川》詩:“口翻貝葉古字經(jīng),手持金策聲泠泠?!?明 高啟 《次韻及禪師懷王水曹》之二:“應(yīng)思躡金策,同向海天飛?!?/p>
神人
神人 (shénrén) 神仙;道教指得道的人 immortal 才貌出眾世上罕見的人 an extraordinary person 同舍生…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鳌?宋濂《送東陽馬生序》玉衣
(1).玉飾之衣,泛指美衣?!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霸略芦I(xiàn)玉衣,旦旦薦玉食,化人猶不舍然,不得已而臨之。”《三國志·魏志·文昭甄皇后傳》“后三歲失父” 裴松之 注引《魏書》:“后以 漢 光和 五年十二月丁酉生。每寢寐,家中髣髴見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薄杜f唐書·后妃傳上·玄宗貞順皇后武氏》:“遂使玉衣之慶,不及於生前;象服之榮,徒增於身后?!?明 夏完淳 《大哀賦》:“圣人勵玉衣而靡替,垂翠裘而獨悶?!?/p>
(2).古代帝王、后妃、王侯之玉制葬服。《漢書·霍光傳》:“ 光 薨……賜金錢、繪絮、繡被百領(lǐng),衣五十篋,璧珠璣玉衣。” 顏師古 注:“《漢儀注》以玉為襦,如鎧狀連綴之,以黃金為縷,要已下玉為札,長尺,廣二寸半為甲,下至足,亦綴以黃金縷?!?/p>
(3).陵寢便殿中所藏的御衣。 唐 杜甫 《行次昭陵》詩:“玉衣晨自舉,鐵馬汗常趨。” 仇兆鰲 注:“《王莽傳》: 杜陵 便殿乘輿虎文衣廢藏在室匣者出,自樹立外堂上,良久乃委地?!?/p>
皇甫冉名句,贈恭順皇后挽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