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出自唐代沈佺期《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
巫山峰十二,環(huán)合隱昭回。
俯眺琵琶峽,平看云雨臺。
古槎天外倚,瀑水日邊來。
何忽啼猿夜,荊王枕席開。
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陽。
裴回作行雨,婉孌逐荊王。
電影江前落,雷聲峽外長。
霽云無處所,臺館曉蒼蒼。
注釋參考
俯眺
從高處往下遠(yuǎn)看。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甍凌虛,垂簷帶空,俯眺平林,煙杳在下?!?/p>
頫眺:從高處往下遠(yuǎn)看。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頫眺流星,仰觀八隅?!?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頫眺三市,孰有誰無?”
琵琶
琵琶 (pípa) 中國的一種四弦樂器,彈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詩琴,頸部有琴柱12個以上,伸入主體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漢“裁箏筑”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起來的。它從西漢試制,歷東漢、魏晉、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漢末魏初始獲“枇杷”名。魏晉時,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平看
平視。 唐 宋之問 《巫山高》詩:“俯聽 琵琶峽 ,平看云雨臺。”
云雨
云雨 (yúnyǔ) 云和雨 cloud and rain 指男女合歡 sexual intercourse沈佺期名句,樂府雜曲鼓吹曲辭巫山高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春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