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塵
出自宋代晁補(bǔ)之《答陳屨常秀才謔贈(zèng)》:
驅(qū)車觸熱中煩滿,苦無蔗漿凍金碗。
陳君詩卷可洗心,持作終朝晤言伴。
男兒三十四方身,布衣不化京洛塵。
白駒皎皎在空谷,黃鳥睍睆鳴青春。
子桑之居十日雨,入門不復(fù)聞人語。
形骸正是吹一吷,安用虛名齊后土。
文章初不用意成,黼黻帝躬臨下民。
時(shí)花俚服誚新巧,牛馬安所辭吾名。
禹穴幽奇行可強(qiáng),江北江南正相望。
乘濤鼓枻何當(dāng)往,愛惜水仙桃竹杖。
不應(yīng)越女三年留,相見還須未白頭。
蘧生知非苦不早,巨壑夜半遺藏舟。
達(dá)人一言嚆矢疾,相從琢磨悔去日。
菖莆正是可憐花,我獨(dú)聞名不曾識。
注釋參考
男兒
男兒 (nán ér) 男子漢 man 男兒有淚不輕彈 指丈夫 husband三十
(1).數(shù)詞。十的三倍?!对姟ば⊙拧o羊》:“三十維物,爾牲則具?!薄蹲髠鳌ば辍罚骸?成王 定鼎于 郟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p>
(2).指三十歲。《穀梁傳·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 南朝 梁簡文帝 《戲贈(zèng)麗人》詩:“自矜心所愛,三十侍中郎?!?唐 崔灝 《贈(zèng)王威古》詩:“三十羽林將,出身常事邊?!?/p>
(3).指三十年。 唐 權(quán)德輿 《古興》詩:“人生大限雖百歲,就中三十稱一世。”
四方
四方 (sìfāng) 東、南、西、北四個(gè)方向,泛指各個(gè)方面 four directions of north,south,west and east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鳌?張溥《五人墓碑記》 正方形或正方體 quadrilateral 一只四方的木頭匣子布衣
布衣 (bùyī) 麻布衣服(古時(shí)老百姓只能穿麻布衣服) clothes made of cloth 平民百姓 cloth gown worn by scholars not in government 臣本布衣。——諸葛亮《出師表》 有布衣畢昇。—— 宋· 沈括《夢溪筆談·活板》不化
(1).不變?!读凶印ぬ烊稹罚骸安换吣芑??!?晉 郭璞 《游仙詩》之四:“ 淮海 變微禽,吾生獨(dú)不化。”
(2).不朽爛。
京洛塵
亦作“ 京雒塵 ”。 晉 陸機(jī) 《為顧彥先贈(zèng)婦》詩之一:“ 京洛 多風(fēng)塵,素衣化為緇。”后以“京洛塵”比喻功名利祿等塵俗之事。 唐 司空圖 《下方》詩:“三十年來往,中間 京洛 塵?!?清 錢謙益 《客途有懷吳中故人·李先輩長蘅》詩:“鎖院文章 京雒 塵,篝燈每共話酸辛?!币嗍∽鳌?京塵 ”。 唐 孟郊 《送陸暢歸湖州因憑題故人皎然塔陸羽墳》詩:“江調(diào)難再得,京塵徒滿躬?!?宋 蘇軾 《次韻孫巨源見寄五絕》之五:“不羨京塵騎馬客,羨他 淮 月弄舟人?!?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宦海沉身,京塵迷目,名韁利鎖難脫?!?/p>
晁補(bǔ)之名句,答陳屨常秀才謔贈(zèng)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