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文同《新津退思堂》:
三江古劇邑,入籍生齒夥。
詞源百端起,區(qū)處不可惰。
子醇為之宰,幽隱照必破。
斷事精且密,有若麥歷磨。
尚懼忽一失,退即此堂坐。
戾者思改易,無使下罹禍。
如此凡二載,不識有纖過。
賢哉令之師,敢以此為賀。
注釋參考
如此
如此 (rúcǐ) 這樣,那樣;像指出的或提出的方式或方法這樣或那樣 so 如此則荊吳之勢強——《資治通鑒》 理當(dāng)如此 達到這個程度或達到這個范圍 thus 勞苦而功高如此。——《史記·項羽本紀》 這樣的 nearly 兩座城市發(fā)展的狀況是如此相同不識
(1).不知道,不認識。《詩·大雅·皇矣》:“不識不知,順帝之則?!?鄭玄 箋:“其為人不識古,不知今,順天之法而行之者?!?唐 韓愈 《閔己賦》:“行舟檝而不識四方兮,涉大水之漫漫。” 魯迅 《<集外集>序言》:“連我自己也詫異那時的我的幼稚,而且近乎不識羞?!?/p>
(2). 西周 刑法中三種可寬恕的條件之一。指誤殺?!吨芏Y·秋官·司刺》:“壹宥曰不識?!?鄭玄 注:“識,審也。不審,若今仇讎當(dāng)報甲,見乙,誠以為甲而殺之者?!?/p>
纖過
細微過失?!逗鬂h書·清河孝王慶傳》:“外令兄弟求其纖過,內(nèi)使御者偵伺得失?!?宋 歐陽修 《滁州謝上表》:“若以攻臣之人惡臣之甚,茍罹纖過,奚逭深文?”
文同名句,新津退思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