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李翱《贈毛仙翁》:
紫霄仙客下三山,因救生靈到世間。
龜鶴計年承甲子,。
冰霜為質(zhì)駐童顏。
韜藏休咎傳真箓,變化榮枯試小還。
。
從此便教塵骨貴,九霄云路愿追攀。
注釋參考
從此
從此 (cóngcǐ) 從那個時候起 from this time on 王大伯從此負(fù)擔(dān)更重了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thenceforward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樸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梁上九霄?!?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段倪x·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張銑 注:“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云?!?王琦 注:“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瑯霄、紫霄、火霄為九霄?!?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dú)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p>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p>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云路
(1).云間,天上。 隋 江總 《游攝山棲霞寺》詩:“煙崖憇古石,云路排征鳥?!?唐 王勃 《馴鳶賦》:“質(zhì)雖滯於城闕,策已成於云路?!?明 屠隆 《綵毫記·汾陽報恩》:“多謝神明救妾身。若非云路金戈現(xiàn),怎免 崑岡 玉石焚?!?清 譚嗣同 《述懷》詩:“瀏瀏飄天風(fēng),云路將翔翱?!?/p>
(2).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南朝 齊 謝超宗 《昭夏樂》:“神娛展,辰斾回。洞云路,拂琁階?!?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沔水上》:“ 公房 升仙之日,壻之行未還,不獲同階云路?!薄对企牌呋`》卷九九:“飄飄上云路,黯黯入長宵?!?元 白樸 《梧桐雨》第一折:“他此夕把云路鳳車乘,銀漢鵲橋平?!?/p>
(3).高山上的路徑。 唐 盧照鄰 《贈益府裴錄事》詩:“青山云路深,丹壑月華臨。” 唐 儲光羲 《游茅山》詩之二:“巾車入云路,理棹瑤溪行?!?明 黎民表 《同鄺別駕蔡山人登九成臺》詩:“烽塵正屬談兵日,云路誰為出世心。”
(4).指遙遠(yuǎn)的路程。 南朝 陳 張正見 《從軍行》:“鴈塞秋聲遠(yuǎn),龍沙云路迷?!?唐 錢起 《登復(fù)州南樓》詩:“故人云路隔,何處寄瑤華?!?元 李子中 《賞花時·怨別》套曲:“一自 陽臺 云路杳,玉簪折難覓鸞膠?!?/p>
(5).比喻仕途,高位。《晉書·皇甫謐傳》:“子其鑒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虛心,沖靈翼於云路,浴天池以濯鱗?!?南朝 宋 鮑照 《侍郎滿辭閣》:“臣所居職限滿,今便收跡,金閨云路,從茲自遠(yuǎn)。”
追攀
(1).追隨牽挽。形容惜別。 漢 王粲 《七哀詩》之一:“親戚對我悲,朋友相追攀?!?唐 杜甫 《遣興》詩之三:“昔在 洛陽 時,親友相追攀?!?明 何景明 《送王夢弼之高郵》詩:“閭閻猶涕淚,道路復(fù)追攀。”
(2).追隨牽挽。表示哀悼。 唐 韓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詞》之三:“追攀萬國來,警衞百神陪?!?唐 孟郊 《吊盧殷》詩:“君歸新鬼鄉(xiāng),我面古玉顏。羞見入地時,無人叫追攀。”
(3).追隨攀登。 南朝 宋 何承天 《上陵者篇》:“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纖麗振綺紈;攜童幼,升崇巒,南望城闕鬱盤桓。” 宋 蘇軾 《次韻馬元賓》:“塞鴻正欲摩天去,垂老追攀豈可期?!?陳毅 《過旭角》詩:“ 旭角 山高拔海五千三,汽車行駛難追攀。”
(4).指趕上,超過。 金 王若虛 《文辨三》:“ 楚 詞自是文章一絶,后人固難追攀,然得其近似可矣。”
(5).追隨,跟隨。 唐 韓愈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詩:“同時輩流多上道,天路幽險難追攀?!?宋 蘇軾 《用前韻答西掖諸公見和》:“豈惟蹇步困追攀,已覺侍史疲犇送。”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藝文賞鑒一》:“有感慨弔惜之懷,無追攀壯浪之想?!?/p>
(6).催逼攀折。 宋 王安石 《四月果》詩:“一春強(qiáng)半勒花風(fēng),幾日園林幾樹紅。汲汲追攀常恨晚,紛紛吹洗忽成空。”
李翱名句,贈毛仙翁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