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劍高歌換素衣,君恩未報不言歸。
出自唐朝許渾《贈河東虞押衙二首》
長劍高歌換素衣,君恩未報不言歸。舊精鳥篆諳書體,
新授龍韜識戰(zhàn)機。萬里往來征馬瘦,十年離別故人稀。
生平志氣何人見,空上西樓望落暉。
吳門風水各萍流,月滿花開懶獨游。萬里山川分曉夢,
四鄰歌管送春愁。昔年顧我長青眼,今日逢君盡白頭。
莫向尊前更惆悵,古來投筆盡封侯。
注釋參考
長劍
(1).鋒刃較長的劍。《楚辭·九歌·東皇太一》:“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薄逗鬂h書·宦者傳序》:“高冠長劍,紆朱懷金者,布滿宮闈。” 元 虞集 《蘇武慢·和馮尊師》詞:“老矣 浮丘 ,賦詩明月,千仞碧天長劍。”
(2).比喻懷才不遇。用 馮諼 彈鋏故事。 唐 高適 《自薊北歸》詩:“誰憐不得意,長劍獨歸來。” 唐 李白 《聞丹丘子于城北營石門幽居》詩:“長劍復歸來,相逢 洛陽 陌?!眳⒁姟?彈2鋏 ”。
高歌
[lift one's voice and sing] 放聲歌唱;高唱
高歌猛進
詳細解釋(1).高聲歌吟。 漢 枚乘 《七發(fā)》:“高歌陳唱,萬歲無斁?!?唐 許渾 《秋思》詩:“高歌一曲掩明鏡,昨日少年今白頭?!?明 劉基 《過秦樓》詞:“且高歌對酒,趁取韶華未晚。”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關于<子見南子>》:“如謂《桑中》一篇,有瀆圣明,則各本《詩經(jīng)》,均存而不廢,能受于庭下,吟于堂上,獨不得高歌于大庭廣眾之中乎?!?/p>
(2).放聲高唱的歌曲。 明 申涵光 《寓金陵柬諸知己》詩:“顏熱聽高歌,歌終帶涕泗?!?李洪程 《放歌太行山水間》:“ 太行山 回應起雄壯的高歌?!?/p>
素衣
(1).白色絲絹中衣?!对姟ぬ骑L·揚之水》:“素衣朱襮,從子于 沃 ?!?陳奐 傳疏:“素衣,謂中衣也…… 孔 疏云:‘中衣,謂冕及爵弁之中衣,以素為之。’”《論語·鄉(xiāng)黨》:“﹝君子﹞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黃衣狐裘?!?何晏 集解:“ 孔 曰:‘服皆中外之色相稱也?!?/p>
(2).白色喪服?!抖Y記·曲禮下》:“大夫、士去國,踰竟,為壇位,鄉(xiāng)國而哭,素衣、素裳、素冠。” 鄭玄 注:“言以喪禮自處也?!?孔穎達 疏:“素衣、素裳、素冠者,今既離君,故其衣、裳、冠皆素,為兇飾也。” 唐 劉禹錫 《哭王仆射相公》詩:“羣吏謁新府,舊賓沾素衣?!?/p>
(3).泛指白色衣服?!读凶印ふf符》:“ 楊朱 之弟曰 布 ,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清 龔自珍 《霓裳中序第一》詞:“驚鴻起,素衣二八,舞罷老蟾泣?!?/p>
(4).比喻清白的操守。 前蜀 韋莊 《酬吳秀才霅川相送》詩:“夫君別我應惆悵,十五年來識素衣?!?金 元好問 《自鄧州幕府暫歸秋林》詩:“歸來應被青山笑,可惜緇塵染素衣?!?/p>
不言
(1).不說。《書·說命上》:“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晉 孫綽 《天臺山賦》:“恣語樂以終日,等寂默於不言。”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九:“空堂黃昏暮,我坐默不言?!?/p>
(2).不依靠語言。謂以德政感化人民?!独献印罚骸笆且允ト颂師o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管子·心術上》:“故必知不言無為之事,然后知道之紀?!薄赌鲜贰ね鮾€傳》:“所以得厝私懷,實由稟明公不言之化?!?/p>
(3).不料。 唐 宋之問 《桂陽三日述懷》詩:“愚謂嬉游長似昔,不言流寓歘成今。”
許渾名句,贈河東虞押衙二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