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鄧肅《再次韻謝之》:
四海王信州,志氣老益壯。
家學九夷聞,人物萬夫望。
若使在廟堂,天下無怨曠。
胡為一葉舟,也泛閩溪浪。
顧余真斷梗,江淮付搖漾。
逢人輒傾倒,涉世無堤障。
既念越人瘠,仍欲鄭聲放。
斥下九天來,宜似幽怪長。
邂逅忽相逢,琥珀傾新釀。
大急賡歌詩,胸臆賴舒暢。
我語無余韻,日書甲乙?guī)ぁ?br>得君驅鱷手,不憂潮陽瘴。
三年去國心,海隅日悽愴。
東家久不燔,稚子將無餉。
詩成皆置之,萬事吾不仰。
那復思重裘,區(qū)區(qū)欲止謗。
明朝更可人,芒鞋窮好尚。
遙知翠微中,高談得縱儻。
至樂麯糵間,虛名鐘鼎上。
輕重不須論,杯行且酬唱。
注釋參考
越人
(1).疏遠的人?!渡叹龝ば迿唷罚骸肮?堯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為天下位天下也。論賢舉能而傳焉,非疏父子親越人也,明於治亂之道也?!?宋 蘇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帥 劉守光 又從而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與齊民齒,故其人益復自棄,視齊民如越人矣?!?清 昭槤 《嘯亭雜錄·癸酉之變》:“以天潢貴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視,亦可謂無心肝人矣?!?/p>
(2). 戰(zhàn)國 時名醫(yī) 扁鵲 名?!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 扁鵲 ……姓 秦 氏,名 越人 。”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故 越人 見 齊桓 不振之徵於未覺之疾, 箕子 識 殷 人 鹿臺 之禍,於象箸之初?!?宋 蘇軾 《和劉道原詠史》:“ 吳 客漫陳《豪士賦》, 桓侯 初笑 越人 方?!?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劉海石》:“久不晤,豈精 越人 術耶?”
鄭聲
(1).原指 春秋 戰(zhàn)國 時 鄭國 的音樂。因與 孔子 等提倡的雅樂不同,故受儒家排斥。此后,凡與雅樂相背的音樂,甚至一般的民間音樂,均為崇“雅”黜“俗”者斥為“鄭聲”?!墩撜Z·衛(wèi)靈公》:“放 鄭 聲,遠佞人。 鄭 聲淫,佞人殆。” 劉寶楠 正義:“《五經(jīng)異義·魯論》説 鄭國 之俗,有 溱 、 洧 之水,男女聚會,謳歌相感,故云 鄭 聲淫?!?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樂府》:“《韶》響難追, 鄭 聲易啟?!?明 楊慎 《升庵經(jīng)說·淫聲》:“ 鄭 聲淫者, 鄭國 作樂之聲過於淫,非謂 鄭 詩皆淫也?!?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五:“此《關雎》所以不作也,此 鄭 聲所以盈天下也。”參見“ 鄭音 ”。
(2).中醫(yī)病名。癥狀為語言重復,聲音低弱,若斷若續(xù)。 清 王夫之 《四書稗疏·論語·鄭聲》:“醫(yī)書以病聲之不正者為鄭聲,么哇嚅唲而不可止者也?!薄夺t(y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陽明全篇>》:“夫實則譫語,虛則鄭聲。鄭聲者,重語也?!弊ⅲ骸?戴元禮 曰:‘鄭聲者,鄭重頻煩,語雖謬而諄諄不已。’ 張錫駒 曰:‘鄭聲者,神氣虛不能自主,故聲音不正而語言重復也?!?/p>
鄧肅名句,再次韻謝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