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董嗣杲《客次狂吟》:
野服支離號散仙,望晴閒倚柁樓前。
江山風月多尋酒,蘆荻汀洲幾泊船。
水路愁疑孤障雁,野廬清隔雨溪煙。
來春不負筇枝去,楊柳橋西聽管弦。
注釋參考
野服
村野平民服裝?!抖Y記·郊特牲》:“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諸侯貢屬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孔穎達 疏:“尊野服也者,草笠是野人之服。今歲終功成,是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薄稌x書·隱逸傳·張忠》:“ 堅 ( 苻堅 )賜以冠衣。辭曰:‘年朽髮落,不堪衣冠,請以野服入覲?!瘡闹??!?宋 周密 《齊東野語·脫靴返棹二圖贊》:“幅巾兮野服,貌腴兮神肅?!?清 屠文漪 《南歌子》詞:“先生野服出尋詩,正是菊花天氣好秋時。” 章炳麟 《訄書·序種姓上》:“臺笠野服,不可施於都人?!?/p>
支離
支離 (zhīlí) 分散;殘缺;沒有條理 broken;fragmented;disorganized 支離破碎 瘦弱;衰弱 thin and weak散仙
(1).道教語。仙人未授仙職者之稱。 唐 韓愈 《奉酬盧給事云夫四兄曲江荷花行》:“上界真人足官府,豈如散仙鞭笞鸞鳳終日相追陪。”
(2).比喻放曠不羈、自由閑散的人。 唐 白居易 《雪夜小飲贈夢得》詩:“久將時背成遺老,多被人呼作散仙。” 唐 王轂 《逢道者神和子》詩:“酒里消閒日,人間作散仙。” 清 黃遵憲 《宮本鴨北索和》詩:“登樓北望方多事,未許偷閑作散仙?!?/p>
柁樓
(1).船上操舵之室。亦指后艙室。因高起如樓,故稱。 唐 杜甫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詩之二:“翻疑柁樓底,晚飯越中行?!辫蓿槐咀鳌?舵 ”、“ 柂 ”。 宋 范成大 《滿江紅》詞:“天漸遠,水云初靜,柁樓人語?!?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四:“請言舟制,曰八輪船,厚板五槽,中有八輪,其上三桅,柁樓后峋?!?/p>
(2).借指乘船。 清 姚鼐 《蘇州新作唐杜公白公宋蘇公祠于虎丘》詩之一:“柁樓 吳 越 壯游年,遺佚編詩 歷下 前?!?/p>
董嗣杲名句,客次狂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