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奕《題焦山吸江亭》:
甲子三千六百朞,此山崒?shí)鸷螘r(shí)。
雄吞海瀆金獅子,霸斷吳門(mén)鐵犍兒。
水鏡照空三國(guó)恨,浪黿撞破六朝悲。
后來(lái)盡有無(wú)窮事,留與他年再賦詩(shī)。
注釋參考
海瀆
泛稱江海。 南朝 梁 沉約 《梁雅樂(lè)歌·諴雅》:“出尊祗,展誠(chéng)信,招海瀆,罷岳鎮(zhèn)?!薄侗笔贰に寮o(jì)上·文帝》:“車(chē)駕至自東巡,望祭五岳海瀆?!?唐 蕭倣 《享太廟樂(lè)章》:“海瀆常宴,波濤不揚(yáng)?!?宋 蘇舜欽 《粹隱堂記》:“海瀆之廣,山壑之邃,不能以自藏?!?/p>
獅子
(1).猛獸名。體大雄壯,身毛呈棕黃色,尾端生叢毛。雄獅頸部有長(zhǎng)鬣。產(chǎn)于 非洲 和 亞洲 西部。捕食羚羊、斑馬、長(zhǎng)頸鹿等動(dòng)物,吼聲很大,有“獸王”之稱。 漢 荀悅 《漢紀(jì)·武帝紀(jì)三》:“ 烏弋國(guó) 去 長(zhǎng)安 萬(wàn)五千三百里,出獅子、犀牛?!?唐 元稹 《西涼伎》詩(shī):“獅子搖光毛彩豎,胡騰醉舞筋骨柔。”《水滸傳》第十五回:“拳打來(lái),獅子心寒;腳踢處,蚖蛇喪膽?!?/p>
(2).指獅子補(bǔ)。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兵部·武弁僭服》:“今武弁所衣繡胸,不循欽定品級(jí),概服獅子?!眳⒁?jiàn)“ 獅子補(bǔ) ”。
吳門(mén)
(1). 漢 冀縣 城門(mén)名。在今 甘肅 甘谷縣 ?!逗鬂h書(shū)·五行志一》:“ 王莽 末, 天水 童謡曰:‘出 吳門(mén) ,望 緹羣 ……’ 吳門(mén) , 冀 郭門(mén)名也。 緹羣 ,山名也?!?/p>
(2).指 春秋 吳 都 閶門(mén) (一作 昌門(mén) )。 唐 李白 《殷十一贈(zèng)栗岡硯》詩(shī):“灑染 中山 毫,光映 吳門(mén) 練?!眳⒁?jiàn)“ 吳練 ”。
(3).指 蘇州 或 蘇州 一帶。為 春秋 吳國(guó) 故地,故稱。 宋 張先 《漁家傲·和程公闢贈(zèng)別》詞:“天外 吳門(mén) 清霅路,君家正在 吳門(mén) 住?!?清 侯方域 《司成公家傳》:“初, 文相國(guó) 震孟 為 吳門(mén) 孝廉,年五十餘,老矣。” 沉礪 《吳中雜詠》之一:“ 要離 塚外五人塚,猶占 吳門(mén) 俠氣多?!?/p>
(4).見(jiàn)“ 吳門(mén)派 ”。
王奕名句,題焦山吸江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