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袁燮《送趙冶晦之》:
謝公中年后,畏與親友別。
歲月苦不長,交情固難輟。
況於桑榆景,撫事心欲折。
一朝舍我去,遂恐成永訣。
感君遇我厚,肝膽每傾竭。
惓惓仿斯時,言論多激烈。
憶君哦松日,志操已超越。
庾臺欲推薦,風(fēng)之使來謁。
恥於呈其身,保此端以潔。
君今宰壯縣,便道理舟楫。
不騎京國鯨,不改歲寒節(jié)。
升沈分自定,義理我所說。
黎甿久困窮,恩惠思周浹。
奸欺巧蒙蔽,精神要昭徹。
鄰境猶繹騷,武備不可闕。
弓兵暨保甲,閱習(xí)貴嚴(yán)切。
懸賞勸之射,人人藝精絕。
莫言一邑小,振作在賢杰。
士氣茍奮揚(yáng),威聲必震疊。
自憐老縣病,羨君健而決。
老病保余生,健決廣賢業(yè)。
自期素不淺,有志終煒燁。
日誦論孟書,端如明鑒揭。
圣賢以為法,今古同一轍。
便郵頻寄音,解我寸心結(jié)。
他年再賣希,偉論起衰怯。
注釋參考
老病
(1).年老多病?!稘h書·韋賢傳》:“時 賢 七十餘,為相五歲, 地節(jié) 三年以老病乞骸骨,賜黃金百斤,罷歸?!薄逗鬂h書·應(yīng)劭傳》:“故 膠西 相 董仲舒 老病致仕,朝廷每有政議,數(shù)遣廷尉 張湯 親至陋巷,問其得失。” 唐 杜甫 《旅夜書懷》詩:“名豈文章著,官應(yīng)老病休?!?/p>
(2).舊病。曾經(jīng)患過而未根治的病。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bǔ)編·拳術(shù)與拳匪》:“ 陳先生 因拳術(shù)醫(yī)好了老病,所以贊不絕口?!?/p>
余生
余生 (yúshēng) 指人的晚年 one’s remaining years 幸存的生命 survival after a disaster 劫后余生健決
剛強(qiáng)果決。 唐 白居易 《史備可濠州刺史制》:“ 史備 變通健決,有良吏之用?!?宋 蘇軾 《答道源秘?!罚骸?江 令竟不肯少留,健決非庸人所及也?!?宋 楊萬里 《與張嚴(yán)州敬夫書》:“因燕居深念:若恩信不可行,必待健決而后可以集事,可以行令,則六經(jīng)可廢矣?!?/p>
賢業(yè)
善美的事業(yè)。 宋 李覯 《送李著作知柳州》詩:“自此觀賢業(yè),洪鐘且試撞?!?宋 晁補(bǔ)之 《賀門下吳侍郎啟》:“致主忠誠,濟(jì)時賢業(yè)。”
袁燮名句,送趙冶晦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