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賈島《望山》:
南山三十里,不見逾一旬。
冒雨時(shí)立望,望之如朋親。
虬龍一掬波,洗蕩千萬春。
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
天事不可長,勁風(fēng)來如奔。
陰霪一以掃,浩翠寫國門。
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
誰家最好山,我愿為其鄰。
注釋參考
陰霪
(1).連綿不斷的雨。 唐 元稹 《敘詩寄樂天書》:“夏多陰霪,秋為痢瘧,地?zé)o醫(yī)巫,藥石萬里,病者有百死一生之慮?!?/p>
(2).陰霾。喻奸佞小人。 唐 賈島 《望山》詩:“陰霪一似掃,浩翠寫國門。” 李嘉言 新校:“霪,一作霾。”
國門
國門 (guómén) gate of the capital city 舊指國都的城門,也指守護(hù)城門的小神,也指邊境;今指邊防哨所和海關(guān) 拒敵于國門之外 比喻國家政策、規(guī)定 打開國門,大膽吸收一切有用的東西賈島名句,望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