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臺門外見,淇水眼前流。
出自唐朝高適《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
飲酒莫辭醉,醉多適不愁。孰知非遠別,終念對窮秋。
滑臺門外見,淇水眼前流。君去應(yīng)回首,風(fēng)波滿渡頭。
注釋參考
滑臺
(1).古地名。即今之 河南省 滑縣 。相傳古有 滑氏 ,於此筑壘,后人筑以為城,高峻堅固。 漢 末以來為軍事要沖。 北魏 與 金墉 、 虎牢 、 碻磝 稱 河 南四鎮(zhèn)。 南燕 慕容德 曾建都于此。《晉書·慕容德載紀(jì)》:“﹝ 慕容德 ﹞至 滑臺 ,景星見於尾箕, 漳水 得白玉,狀若璽。” 唐 李吉甫 《元和郡縣志·河南道四·滑州》:“州城即古 滑臺 城,城有三重,又有都城,周二十里,相傳云 衛(wèi)靈公 所筑小城,昔 滑氏 為壘,后人增以為城,甚高峻堅險,臨 河 亦有臺?!?/p>
(2).指 滑州 測景臺。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十五:“ 相州 有 銅雀臺 , 滑州 有測景臺,故亦稱 相臺 、 滑臺 。”
外見
謂顯現(xiàn)于外。《宋書·隱逸傳序》:“夫隱之為言,跡不外見,道不可知之謂也?!?唐 韓愈 《雜說》四:“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前流
謂以前的名流。《宋書·顏延之傳》:“凡有知能,預(yù)有文論,若不練之庶士,校之羣言,通才所歸,前流所與,焉得以成名乎?” 宋 梅堯臣 《依韻和馬都官齊少卿酬和》:“我對前流接清唱, 泰山 輕重於鴻毛。”
高適名句,淇上送韋司倉往滑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Bigly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