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印鴛鴻內(nèi),抽毫水石中。
出自唐朝無可《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
香花懷道侶,巾舄立雙童。解印鴛鴻內(nèi),抽毫水石中。
履溫行燒地,衣赤動霞風(fēng)。又似朝天去,諸僧不可同。
官辭中秘府,疏放野麋齊。偃仰青霄近,登臨白日低。
折腰窺乳竇,定足涉冰溪。染翰揮嵐翠,僧名幾處題。
暫收丹陛跡,獨往亂山居。入雪知人遠,眠云覺俗虛。
足垂巖頂石,纓濯洞中渠。只見僧酬答,新歸絕壑書。
注釋參考
解印
見“ 解印綬 ”。
鴛鴻
(1).鵷鶵和鴻雁。比喻賢人。 唐 杜甫 《贈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韻》:“鴛鴻不易狎,龍虎未宜馴?!?仇兆鰲 注:“鴛小鴻大,兩物不倫,當(dāng)作鵷鴻?!肚f子》:‘鵷鶵發(fā)於南海,飛於北海?!伺c鴻飛冥冥,舉翅摩天者正相類?!兵x,一本作“ 鵷 ”。 唐 章孝標 《錢塘贈武翊黃》詩:“鴛鴻待侶飛清禁,山水緣情住外州?!?/p>
(2).比喻同僚。 唐 李涉 《六嘆》詩之一:“風(fēng)月頻驚桃李時,滄波久別鴛鴻侶。” 宋 王禹偁 《獻轉(zhuǎn)運副使太常李博士》詩:“清白成家計,操修達圣聰。即徵歸家闕,清秩冠鴛鴻?!?/p>
抽毫
抽筆出套。亦借指寫作。 唐 吳融 《壬戌歲閿鄉(xiāng)卜居》詩:“六載抽毫侍禁闈,不堪多病決然歸?!?明 李東陽 《廷韶文敬聯(lián)句見寄迭前韻》:“日長秋館罷抽毫,自在閒庭落麈毛,忽有詞章傳二妙,敢將名姓託三豪。” 清 馮桂芬 《與曾揆帥書》:“竊自念腳鞾手板,則夙愿不及,抽毫進牘,則目力不勝,內(nèi)外無一可,出山之志,長此已矣?!?/p>
水石
(1).指流水與水中之石。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溱水》:“水石驚瀨,傳響不絶,商舟淹留,聆翫不已?!?唐 李白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宋 蘇軾 《石鐘山記》:“ 酈元 以為下臨深潭,微風(fēng)鼓浪,水石相搏,聲如洪鐘?!?/p>
(2).猶泉石。多借指清麗勝景。 唐 李白 《經(jīng)亂后避地剡中留贈崔宣城》詩:“忽思 剡溪 去,水石遠清妙?!?五代 齊己 《將之匡岳過尋陽》詩:“此路便堪歸水石,何門更合向塵埃。” 宋 王安石 《同陳伯通錢材翁游山二君有詩因次原韻》:“強策羸驂尋水石,忽驚幽鳥下煙林?!?宋 蘇軾 《奉詔減決囚禁記所經(jīng)歷》詩:“山川良甚似,水石亦堪儔。”
無可名句,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諸同志三首次本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