詔旨已聞湯自責(zé),缺然諫紙疏由衷
出自宋代趙蕃《次韻斯遠(yuǎn)晨起見示》:
云行日日候西東,更卜林啼與穴宮。
乍見天邊成四合,不知山腳本來空。
豈惟吾輩憂艱食,更說軍儲傒屢豐。
詔旨已聞湯自責(zé),缺然諫紙疏由衷。
注釋參考
詔旨
詔書、圣旨?!逗鬂h書·周舉傳》:“羣臣議者多謂宜如詔旨?!?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任法不如任人,茍非其人,雖法令昭昭,視如不見;詔旨切切,聽如不聞。” 清 惲敬 《<南華九老會詩譜>序》:“吾愧此名甚,無厭,是辜詔旨也?!?陳白塵 《大風(fēng)歌》第一部第二章:“ 陳平 大膽!你敢違抗先皇帝詔旨?”
自責(zé)
自責(zé) (zìzé) 自己譴責(zé)自己 condemn oneself;reprove oneself 沉痛自責(zé)缺然
(1).有所不足?!肚f子·逍遙游》:“吾自視缺然,請致天下?!?成玄英 疏:“自視缺然不足,請將帝位讓與賢人?!?唐 司空圖 《與李生論詩書》:“愚幼常自負(fù),既久而逾覺缺然?!?宋 王安石 《除參知政事謝表》:“承弼之任,賢智所難;顧惟缺然,何以堪此?” 清 方苞 《漢文帝論》:“世徒見其奉身之儉,接下之恭,臨民之簡,以為 黃 老 之學(xué)則然,不知正自視缺然之心之所發(fā)耳。”
(2).缺失。《晉書·張駿傳》:“每患忠言不獻(xiàn),面從背違,吾政教缺然,而莫我匡者?!薄端鍟奂o(jì)上》:“雖則聿遵先緒,弗敢失墜,永言政術(shù),多有缺然?!?明 湯顯祖 《南柯記·雨陣》:“自家出守 南柯 ,物阜民安,辭清盜寡,皆 周 田 二君贊相之方,杯酒為歡,缺然未舉。”
(3).廢弛?!豆茏印ぽp重乙》:“邊竟諸侯,受君之怨民,與之為善,缺然不朝,是天子塞其涂?!薄缎绿茣す觾x傳》:“時朝廷草昧,眾單寡,軍容缺然?!?/p>
(4).猶歉然。 宋 蘇軾 《次韻謝子高讀淵明傳》:“一山huang{1~1}菊平生事,無酒令人意缺然。” 明 單本 《蕉帕記·贈帕》:“只是於伯父母處不能一別,於心缺然。”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四:“余編《隨園詩話》,閨秀多而方外少,心頗缺然?!?/p>
(5).延擱。 宋 司馬光 《答周源同年書》:“宜即時修報,而缺然逾旬者,抑有由焉?!?/p>
(6).惶恐貌。 唐 劉禹錫 《上杜司徒書》:“始赧然以愧,又缺然以慄,終悄然以悲?!?/p>
諫紙
(1).書寫諫章的稿紙。 唐 白居易 《論制科人狀》:“臣今職為學(xué)士,官是拾遺,日草詔書,月請諫紙?!?宋 黃庭堅 《和答外舅孫莘老》:“尚憐費諫紙,玉唾灑新句。”
(2).借指諫書。 唐 薛能 《昇平詞》之十:“諫紙應(yīng)無用,朝綱自有倫。”
由衷
(1) [from the bottom of one's heart;heartfelt]∶衷心的;出自內(nèi)心的
由衷的感謝
(2) [sincere]∶強調(diào)自發(fā),不是假裝的;也作“由忠”,“由中”
詳細(xì)解釋(1).出自內(nèi)心。《舊唐書·良吏傳下·楊元琰》:“功成名遂,不退將危:此由衷之情,不徒然也。” 清 薛福成 《書俄皇告洪大臣之言》:“ 俄 皇所論,未必非由衷之言?!?鄒韜奮 《廢話》:“辦日報的朋友們最痛苦的大概莫過于天天要把這類‘全非由衷’‘使人肉麻’的廢話,恭而敬之地記著登載出來?!?/p>
(2).指出自內(nèi)心的情意。 宋 曾鞏 《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伏望察臣精懇之由衷……許還新命,伏遂微情?!?/p>
趙蕃名句,次韻斯遠(yuǎn)晨起見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巔峰極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