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法遙傳闕里訓,心源早逐嵩丘侶。
出自唐朝權(quán)德輿《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
達人曠跡通出處,每憶安居舊山去。乞身已見抗疏頻,
優(yōu)禮新聞詔書許。家法遙傳闕里訓,心源早逐嵩丘侶。
南史編年著盛名,東朝侍講常虛佇。角巾華發(fā)忽自遂,
命服金龜君更與。白云出岫暫逶迤,鴻鵠入冥無處所。
歸路依依童稚樂,都門藹藹壺觴舉。能將此道助皇風,
自可殊途并伊呂。
注釋參考
家法
家法 (jiāfǎ) 家長統(tǒng)治本家或本族人的法度 domestic discipline exercised by the head of a feudal household 圣賢家法?!濉?全祖望《梅花嶺記》 家長責打家人或孩子的用具 a rod for punishing children or servants in a feudal household遙傳
遙傳 (yáochuán) 公眾議論或通過公眾議論而散布的說法;被隨意重復的而且普遍相信的故事或說法 report闕里
(1). 孔子 故里。在今 山東 曲阜 城內(nèi) 闕里街 。因有兩石闕,故名。 孔子 曾在此講學。后建有 孔廟 ,幾占全城之半。《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 顏由 , 顏回 父,字 季路 , 孔子 始教學于 闕里 ,而受學,少 孔子 六歲?!?/p>
(2).借指 曲阜 孔廟 。 三國 魏 應璩 《與廣川長岑文瑜書》:“土龍矯首於玄寺,泥人鶴立於 闕里 ?!?/p>
(3).借指儒學。 唐 張說 《中書令逍遙公墓志銘》:“究蓬山之百氏,綜 闕里 之六藝?!?/p>
心源
猶心性。佛教視心為萬法之源,故稱。 唐 元稹 《度門寺》詩:“心源雖了了,塵世苦憧憧。” 宋 邵雍 《暮春吟》:“自問心源無所有,答云疎懶味偏長。” 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大易》:“此惟明於大化之渾淪與心源之寂感者,乃知元亨利貞統(tǒng)於《乾》《坤》之妙。” 李大釗 《民彝與政治》:“民能以秉彝之純瑩智照直證心源,不為一偏一曲之成所拘蔽,斯其包藴之善,自能發(fā)揮光大?!?/p>
嵩丘
亦作“ 嵩邱 ”。1. 嵩山 。 晉 潘岳 《懷舊賦》:“前瞻 太室 ,傍眺 嵩丘 ?!?唐 李白 《為宋中丞請都金陵表》:“逆 胡 竊號,剝亂中原,雖平 伊 洛 ,填 嵩丘 ,不足以掩宮城之骸骨?!?唐 賈島 《病起》詩:“ 嵩邱 歸未得,空自責遲迴?!?/p>
(2).泛指高山。 唐 韓愈 《駑驥》詩:“借問價幾何,黃金比嵩丘。” 清 曾國藩 《江忠烈公神道碑銘》:“三十萬人,金甲貔貅,死者半之,白骨嵩邱?!?/p>
權(quán)德輿名句,奉送孔十兄賓客承恩致政歸東都舊居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海鮮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