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渚荒源百里間,草根經(jīng)燒舊痕乾
出自宋代曾鞏《酬材叔江西道中作》:
枉渚荒源百里間,草根經(jīng)燒舊痕乾。
入陂野水冬來淺,對樹諸峰雪后寒。
塢笛最宜風(fēng)外聽,嶺梅初得醉中看。
行尋故心無事,不覺西游道路難。
注釋參考
枉渚
(1).古地名。 枉水 流入 沅水 的小水灣,在今 湖南 常德市 南?!冻o·九章·涉江》:“朝發(fā) 枉渚 兮,夕宿 辰陽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沅水》:“ 沅水 又東歷小灣,謂之 枉渚 ?!?/p>
(2).古地名。又名 琵琶洲 ,在今 甘肅省 兩當(dāng)縣 南。因洲渚迂回,人跡罕到,故名。 唐 杜甫 《兩當(dāng)縣吳十侍御江上宅》詩:“鵾鷄號 枉渚 ,日色傍阡陌?!?/p>
(3).彎曲之渚。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其中引水,飛皋傾瀾,瀑布或枉渚,聲溜潺潺不斷。” 唐 歐陽詹 《陪太原鄭行軍登汾上閣》詩:“城槐臨枉渚,巷市接飛梁。”
百里
(1).一百里。謂距離甚遠。《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薄对姟ご笱拧どH帷罚骸熬S此圣人,瞻言百里?!薄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將?!?宋 蘇軾 《明君可與為忠言賦》:“心茍無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將或錫之十朋?!?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憂者,始服 永公 ‘熟慮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p>
(2).古時諸侯封地范圍。《孟子·萬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焙笥靡苑Q諸侯國。參見“ 百里之命 ”。
(3).亦謂地小。《孟子·公孫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猶方百里起,是以難也?!薄盾髯印ぶ倌帷罚骸肮噬朴弥瑒t百里之國足以獨立矣?!?/p>
(4).古時一縣所轄之地。因以為縣的代稱?!稘h書·百官公卿表上》:“縣大率方百里?!?漢 蔡邕 《太尉陳公贊》:“公在百里,有西產(chǎn)之惠,賜命方伯,分 陜 餘慶?!?晉 陶潛 《酬丁柴?!吩姡骸氨彼韭?,惠于百里?!?唐 王勃 《上明員外啟》:“三冬文史,先兆跡於青衿;百里絃歌,即馳芳於墨綬?!?/p>
(5).借指縣令?!逗鬂h書·循吏傳·仇覽》:“ 渙 ( 王渙 )謝遣曰:‘枳棘非鸞鳳所棲,百里豈大賢之路?!?李賢 注:“時 渙 為縣令,故自稱百里也?!薄赌淆R書·文學(xué)傳·崔慰祖》:“帝( 明帝 )欲試以百里, 慰祖 辭不就?!?宋 王禹偁 《畬田詞》序:“茍擇良二千石暨賢百里,使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義,庶乎污萊盡闢矣?!?/p>
(6).寶劍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輿服》:“ 吳大帝 有寳刀三,寳劍六。寳劍六:一曰白虹……六曰百里?!?/p>
(7).復(fù)姓。 春秋 秦 有 百里奚 。見《孟子·萬章上》。
草根
草根陸谷孫主編的《英漢大辭典》把 grass roots單列為一個詞條,釋義是: ①群眾的,基層的; ②鄉(xiāng)村地區(qū)的; ③基礎(chǔ)的;根本的。 社會學(xué)家、民俗學(xué)家艾君認(rèn)為'草根文化',屬于一種在一定時期內(nèi)由一些特殊的群體、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種特殊的文化潮流現(xiàn)象,它實際是一種“副文化、亞文化”現(xiàn)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質(zhì),屬于一種沒有特定規(guī)律和標(biāo)準(zhǔn)可循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是一種動態(tài)的、可變的文化現(xiàn)象,它有區(qū)別于陽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宮廷文化以及傳統(tǒng)文化?!?/p>
“草根”(cǎo gēn)直譯自英文的grass roots。
曾鞏名句,酬材叔江西道中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