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侯善淵《武陵春》
太上混元真一*,瑩凈若瓊琚。清騰白云不卷舒。明見有中無。冷淡靈光空蕩漾,變現(xiàn)總無拘。上下周流出六虛。一顆夜明珠。
注釋參考
上下
上下 (shàngxià) 高處和低處;上面和下面;職位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high and low 上下同欲者勝?!秾O子·謀攻》 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巍?歐陽修《醉翁亭記》 上下天光,一碧萬頃。——范仲淹《岳陽樓記》 輩分上較高的和較低的人 old and young 全家上下都很高興 從上面到下面 up and down 上下打量著這位陌生人 指程度上高低、優(yōu)劣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 不分上下 用在數(shù)量詞后,表示概數(shù);左右 about 今年一畝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稱衙門中的差役 bailiff in a feudal yamen 這般炎熱,上下只得擔待一步!——《水滸傳》六虛
(1).《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爻分陰陽,每卦之爻變動無定,故爻位稱虛?!兑住だM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韓康伯 注:“六虛,六位也?!?孔穎達 疏:“言陰陽周徧流動在六位之虛。六位言虛者,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漢書·律歷志上》:“其數(shù)以《易》大衍之數(shù)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陽六爻,得周流六虛之象也?!?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cè)嵯嘁?,不可為典要。?/p>
(2).上下四方?!读凶印ぶ倌帷罚骸坝弥畯洕M,六虛廢之,莫知其所。”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循途雖坦,而足無騏驎;六虛雖曠,而翼非大鵬?!?宋 文天祥 《有感》詩:“心在六虛外,不知呀網(wǎng)羅。”
侯善淵名句,武陵春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