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出自唐朝李世民《詠司馬彪續(xù)漢志》
二儀初創(chuàng)象,三才乃分位。非惟樹司牧,固亦垂文字。
綿代更膺期,芳圖無輟記。炎漢承君道,英謨纂神器。
潛龍既可躍,逵兔奚難致。前史殫妙詞,后昆沉雅思。
書言揚盛跡,補闕興洪{1|1}志。川谷猶舊途,郡國開新意。
梅山未覺朽,谷水誰云異。車服隨名表,文物因時置。
鳳戟翼康衢,鑾輿總?cè)徂\。清濁必能澄,洪纖幸無棄。
觀儀不失序,遵禮方由事。政宣竹律和,時平玉條備。
文囿雕奇彩,藝門蘊深致。云飛星共流,風(fēng)揚月兼至。
類禋遵令典,壇壝資良地。五勝竟無違,百司誠有庇。
粵予承暇景,談叢引泉秘。討論窮義府,看核披經(jīng)笥。
大辨良難仰,小學(xué)終先匱。聞道諒知榮,含毫孰忘愧。
注釋參考
炎漢
(1). 漢 自稱以火德王,故稱 炎漢 。 三國 魏 曹植 《徙封雍邱王朝京師上疏》:“篤生我皇,奕世載聰……受禪 炎漢 ,臨君萬邦。” 南朝 梁 蕭統(tǒng) 《<文選>序》:“自 炎漢 中葉,厥涂漸異。” 李周翰 注:“ 漢 火德,故稱炎?!?唐 李白 《天長節(jié)使鄂州刺史韋公德政碑》:“噫大塊之氣,歌 炎漢 之風(fēng)?!?宋 梅堯臣 《讀<漢書·梅子真?zhèn)鳎尽罚骸?子真 實吾祖,耿介仕 炎漢 ?!?/p>
(2).傳說上古 炎帝 為 漢 族祖先,因稱 中國 或 漢 族為 炎漢 。 唐玄宗 《封東光公主制》:“ 炎漢 盛禮,蕃國是和?!?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伎女﹞常穿利屣,即等于現(xiàn)在之穿高跟皮鞋,可以儼然居 炎漢 ‘摩登女郎’之列?!?/p>
君道
為君之道?!兑住?fù)》:“象曰:迷復(fù)之兇,反君道也?!?漢 蔡邕 《獨斷》:“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夏至陰氣起,君道衰,故不賀?!?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卷下:“君有常道,臣有定守。賞當(dāng)功,罰當(dāng)罪;與之惟我德,奪之惟我懼,君道也。” 明 李贄 《四書評·論語·先進》:“師道與君道并重,教澤與治澤齊長?!?/p>
英謨
(1).英明的謀略。《宋書·武帝紀(jì)中》:“攄略運奇,英謨不世?!薄督鹗贰ぬ婕o(jì)贊》:“ 太祖 英謨叡略,豁達大度?!?/p>
(2).指善長謀略的人。 明 高啟 《顧榮廟》詩:“時屯乏良佐,英謨益堪想?!?/p>
神器
神器 (shénqì) 帝王的印璽,借指帝位、國家權(quán)力 emperorship; government 竊弄神器 人君當(dāng)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唐· 魏征《諫太宗十思疏》李世民名句,詠司馬彪續(xù)漢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