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民忽驚避,吾此岸烏巾
出自宋代趙汝談《次曾景建紅泉碧澗韻》:
石不能言語,云如過去身。
意求雖仿佛,事往或湮淪。
洞壑龍離隱,池墉草得春。
山民忽驚避,吾此岸烏巾。
注釋參考
山民
山地居民。 漢 荀悅 《申鑒·時事》:“皇民敦, 秦 民弊,時也;山民樸,市民玩,處也?!薄逗鬂h書·循吏傳·劉寵》:“山民愿樸,乃有白首不入市井者,頗為官吏所擾。” 宋 范致明 《岳陽風土記》:“ 馬援 征諸溪蠻,病死 壺頭 ,山民思之,所到處,祠廟具存?!?/p>
驚避
驚慌逃避。 清 毛奇齡 《打虎兒行》:“假虎隱幔恐小兒,小兒驚避力不支?!?/p>
此岸
此岸 (cǐ àn) 佛教用語。指存在生老病死的凡塵之世 temporality烏巾
黑頭巾。即烏角巾。古代多為隱居不仕者的帽子。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來能書人名》:“ 吳 時 張弘 好學不仕,常著烏巾,時人號為 張烏巾 ?!?唐 杜甫 《奉陪鄭駙馬韋曲》詩之一:“何時占叢竹,頭戴小烏巾?!?仇兆鰲 注:“《南史》:‘ 劉巖 隱逸不仕,常著緇衣小烏巾?!?宋 張孝祥 《念奴嬌·欲雪再和呈朱漕元順》詞:“忍凍推敲清興滿,風里烏巾獵獵?!?清 孔尚任 《桃花扇·偵戲》:“草堂圖裡烏巾岸,好指點銀箏紅板?!?/p>
趙汝談名句,次曾景建紅泉碧澗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