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韓愈《謝自然詩》:
果州南充縣,寒女謝自然。
童騃無所識,但聞有神仙。
輕生學(xué)其術(shù),乃在金泉山。
繁華榮慕絕,父母慈愛捐。
凝心感魑魅,慌惚難具言。
一朝坐空室,云霧生其間。
如聆笙竽韻,來自冥冥天。
白日變幽晦,蕭蕭風(fēng)景寒。
檐楹暫明滅,五色光屬聯(lián)。
觀者徒傾駭,躑躅詎敢前。
須臾自輕舉,飄若風(fēng)中煙。
茫茫八纮大,影響無由緣。
里胥上其事,郡守驚且嘆。
驅(qū)車領(lǐng)官吏,氓俗爭相先。
入門無所見,冠履同蛻蟬。
皆云神仙事,灼灼信可傳。
余聞古夏后,象物知神奸。
山林民可入,魍魎莫逢旃。
逶迤不復(fù)振,后世恣欺謾。
幽明紛雜亂,人鬼更相殘。
秦皇雖篤好,漢武洪其源。
自從二主來,此禍竟連連。
木石生怪變,狐貍騁妖患。
莫能盡性命,安得更長延。
人生處萬類,知識最為賢。
奈何不自信,反欲從物遷。
往者不可悔,孤魂抱深冤。
來者猶可誡,余言豈空文。
人生有常理,男女各有倫。
寒衣及饑食,在紡績耕耘。
下以保子孫,上以奉君親。
茍異于此道,皆為棄其身。
噫乎彼寒女,永托異物群。
感傷遂成詩,昧者宜書紳。
注釋參考
木石
(1).樹木和山石?!睹献印けM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與木石居,與鹿豕游?!?唐 杜甫 《水會渡》詩:“霜濃木石滑,風(fēng)急手足寒。” 明 魏學(xué)洢 《核舟記》:“ 明 有奇巧人曰 王叔遠(yuǎn) ,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以至鳥獸、木石,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tài)。”
(2).指木頭與石頭?!度龂尽の褐尽鳌罚骸坝指邽槌菈荆喾e木石……為戰(zhàn)守備?!薄都t樓夢》第十六回:“其山樹木石雖不敷用, 賈赦 住的乃是 榮府 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p>
(3).比喻無知覺、無感情之物。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身非木石,獨與法吏為伍,深幽囹圄之中,誰可告愬者?”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四:“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薄吨軙の牡奂o(jì)上》:“縱使木石為心,猶當(dāng)知感;況在生靈,安能無愧!”《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一:“ 王世名 身穿囚服,一見兩大尹即稱謝道:‘多蒙兩位大人曲欲全 世名 一命, 世名 心非木石,豈不知感恩?!?魯迅 《集外集拾遺·兩封通信(復(fù)魏孟克)》:“我不是木石,倘有人給我一拳,我有時也會還他一腳的?!?/p>
(4).指刑具?!稌x書·王坦之傳》:“時卒士 韓悵 逃亡歸首,云‘失牛故叛’,有司劾 悵 偷牛,考掠服罪。 坦之 以為 悵 束身自歸,而法外加罪,懈怠失牛,事或可恕,加之木石,理有自誣,宜附罪疑從輕之例,遂以見原?!?/p>
(5).指山水畫。 宋 陸游 《游昭牛圖》詩:“ 游昭 木石師 李唐 ,畫牛乃自其所長?!?/p>
(6).指宮室等建筑工程。 唐 劉肅 《大唐新語·極諫》:“﹝ 徐充容 ﹞諫曰:‘ 玉華 ( 太宗 所造 玉華宮 )創(chuàng)制……終以茅茨示約,猶興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豈無煩擾之弊?’”《元史·武宗紀(jì)一》:“以 中都 行宮成,賞官吏有勞者……死於木石及病沒者,給鈔有差?!?/p>
(7).枳椇子的別名。 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樹蜜,一名木餳,實形拳曲,花在實外,味甜美如餳蜜,一名白石,一名白實,一名木石,一名木實。一名枳椇。”
怪變
奇怪的變異?!盾髯印と逍А罚骸半m在鳥獸之中,若別黑白,倚物怪變,所未嘗聞也。”《后漢書·彭寵傳》:“其妻數(shù)惡夢,多見怪變,卜筮及望氣者皆言兵當(dāng)從中起?!?唐 韓愈 《謝自然詩》:“木石生怪變,狐貍騁妖患。”
狐貍
狐貍 (húli) fox 屬于犬科的若干種機警的食肉類哺乳動物,與狼有親緣關(guān)系,但體型較小,四肢較短,吻部較尖,有大而直豎的耳和蓬松的長尾,現(xiàn)被置于狐屬及世界大多數(shù)地區(qū)都有一種或更多種代表的幾個其他屬 比喻奸詐狡猾的人 豺狼當(dāng)路,安問狐貍!——《后漢書》韓愈名句,謝自然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