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徐夤《尚書命題瓦硯》:
遠(yuǎn)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
鑿山青靄斷,琢石紫花輕。
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清。
入臺知價(jià)重,著匣恐塵生。
守黑還全器,臨池早著名。
春闈攜就處,軍幕載將行。
不獨(dú)雄文陣,兼能助筆耕。
莫嫌涓滴潤,深染古今情。
洗處無瑕玷,添時(shí)識滿盈。
蘭亭如見用,敲戛有金聲。
注釋參考
端溪
溪名。在 廣東省 高要縣 東南。產(chǎn)硯石。制成者稱端溪硯或端硯,為硯中上品。后即以“端溪”稱硯臺。 元 無名氏 《貨郎旦》第四折:“未落筆,花箋上淚珠垂;長吁氣,呵軟了毛錐;恓惶淚,滴滿了端溪。” 明 唐順之 《答茅鹿門知縣》:“此后便得燒卻毛穎,碎卻端溪,兀然作一不識字人矣?!?/p>
郢匠
(1). 楚 郢中 的巧匠,名 石 。《莊子·徐無鬼》:“ 郢 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 匠石 斲之。 匠石 運(yùn)斤成風(fēng),聽而斲之,盡堊而鼻不傷, 郢 人立不失容。”后以“郢匠”喻指文學(xué)巨匠。 唐 駱賓王 《夏日游德州贈高四》詩:“成風(fēng) 郢 匠斫,流水 伯牙 弦。” 宋 秦觀 《別賈耘老》詩:“欲託毫素通殷勤, 郢 匠旁矚難揮斤。”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三:“ 姚牧庵 文章 郢 匠,餘事填詞?!?/p>
(2).喻指衡文取士的考官或砥礪切磋的師友。 唐 皇甫冉 《上禮部楊侍郎》詩:“ 郢 匠掄材日,轅輪必盡呈?!薄段脑酚⑷A》卷九八一引 唐 顧況 《祭李員外文》:“生人不幸,天喪斯文。斯文既喪,嗚呼 郢 匠?!?唐 羅隱 《投所思》詩:“雕琢只應(yīng)勞 郢 匠,膏肓終恐誤 秦 醫(yī)。”
徐夤名句,尚書命題瓦硯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