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壇誓眾軍令嚴(yán),立表不漏不容刻
出自宋代李復(fù)《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
華林園中千金堤,銅龍吐水天泉池。
八公山下劉安臺,城郭周圍雜花開。
流金寶劍為秦出,彩鷁羽觴浮洛來。
著處祓除務(wù)是日,西關(guān)千人萬人出。
脩脩美竹帶林高,激湍遠照崇山碧。
主人濟南舊詞伯,蕓閣鉛丹事書冊。
載酒展席俯長流,一飯未嘗留俗客。
拂地低回舞袖翻,蕭管哀吟動魂魄。
天晴初暖云自嬌,風(fēng)柔徐動花無力。
氣酣傾倒不自惜,屢顧空尊有愁色。
豈學(xué)飛蚊一餉樂,論文清心聽鳴鏑。
詩壇誓眾軍令嚴(yán),立表不漏不容刻。
神意慘淡諠謔寂,疊簡搖毫辭舉白。
欲徵故事入新語,摯虞追嘆慚束晰。
山陰衣冠交履舄,千載風(fēng)流傳不息。
繭紙墨妙龍鳳飛,遠近家雞皆斂翼。
明年此會恐難得,俯仰之間已陳跡。
來者興嘆感斯文,后之視今今視昔。
注釋參考
詩壇
詩壇 (shītán) 詩歌界 poetry world 詩壇盛會誓眾
誓師,告戒眾人。《孔叢子·儒服》:“君親素服誓眾于太廟:某人不道,侵犯大國,二三子尚皆用心比力?!薄缎绿茣じ咦媸排畟鳌罚骸澳松攴ㄊ谋?,禁剽奪,遠近咸附?!?郭希仁 《從戎紀(jì)略》:“ 翔初 回營誓眾,即與 劉伯明 由大街整隊直趨軍裝局,作救應(yīng)?!?/p>
軍令
軍令 (jūnlìng) 在軍事上所發(fā)布的命令 military orders立表
(1).古代計時方法之一。在陽光下豎立木樁,觀察它的影子以測定時間。參見“ 立表下漏 ”。
(2).立木觀測水位?!稘h書·息夫躬傳》:“天子使 躬 持節(jié)領(lǐng)護 三輔 都水。 躬 立表,欲穿 長安城 ,引漕注太倉下以省轉(zhuǎn)輸。”
(3). 春秋 末, 齊國 被 晉 燕 侵伐, 景公 擢 司馬穰苴 為將軍,寵臣 莊賈 為監(jiān)軍。 穰苴 與 賈 約期會于軍門。 穰苴 至,立表下漏而待。 賈 以驕慢誤時, 穰苴 乃斬 賈 示眾,三軍驚懼振奮,遂卻 晉 燕 之師。見《史記·司馬穰苴列傳》。后因以“立表”為嚴(yán)明軍紀(jì)之典。 南朝 梁 沉約 《與謝朏敕》:“傾首東路,望兼立表。” 唐 元稹 《宋常春等內(nèi)仆局令》:“勉當(dāng)柱國之榮,無忘立表之誓?!?/p>
不容
不容 (bùróng) 不許;不讓 do not allow 不容置疑(不容許有什么懷疑) 不容許存在;不接納(為世所不客) not allow exist李復(fù)名句,上巳成季召會于西溪會上賦詩須多韻仍用故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