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泛滄江尋古跡,西歸紫閣出塵喧
出自唐代劉禹錫《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謁河南尹白侍郎》:
宿習(xí)修來(lái)得慧根,多聞第一卻忘言。
自從七祖?zhèn)餍挠。灰巳氡汩T。
東泛滄江尋古跡,西歸紫閣出塵喧。
河南白尹大檀越,好把真經(jīng)相對(duì)翻。
注釋參考
滄江
江流;江水。以江水呈蒼色,故稱。 南朝 梁 任昉 《贈(zèng)郭桐廬》詩(shī):“滄江路窮此,湍險(xiǎn)方自茲。” 唐 陳子昂 《群公集畢氏林亭》詩(shī):“ 子牟 戀魏闕,漁父愛(ài)滄江?!?明 張含 《己亥秋月寄楊升庵》詩(shī):“比來(lái)消息風(fēng)塵斷,白首滄江學(xué)釣魚?!?清 吳偉業(yè) 《毛子晉齋中讀吳匏庵手抄宋謝翱西臺(tái)慟哭記》詩(shī):“ 子陵 留高臺(tái),西面滄江緑。”
古跡
古跡 (gǔjì) 古代留存下來(lái)的文化遺跡,多指古代留傳下來(lái)的建筑物 places of historic interests 名勝古跡西歸
(1).向西歸還;歸向西方。《詩(shī)·檜風(fēng)·匪風(fēng)》:“誰(shuí)將西歸,懷之好音?!?南朝 梁 何遜 《臨行與故游夜別》詩(shī):“復(fù)如東注水,未有西歸日?!?唐 孟郊 《感懷》詩(shī)之五:“去去荒澤遠(yuǎn),落日當(dāng)西歸?!?/p>
(2).用作人死亡的婉詞。如:跨鶴西歸;鸞馭西歸。
紫閣
(1).金碧輝煌的殿閣。多指帝居。 漢 崔琦 《七蠲》:“紫閣青臺(tái),綺錯(cuò)相連?!?南朝 梁 江淹 《宋故銀青光祿大夫?qū)O夐墓銘》:“紫閣咸趨,朱軒既履?!?明 高啟 《送王哲判官之上黨》詩(shī):“朝辭紫閣下,暮宿 黃河 壖?!?/p>
(2).指仙人或隱士所居。 晉 陸云 《喜霽賦》:“改 望舒 之離畢兮,曜六龍於紫閣?!?唐 張籍 《寄紫閣隱者》詩(shī):“紫閣氣沉沉,先生住處深。”
(3). 唐 代曾改中書省為紫微省,中書令為紫微令。因稱宰相府第為紫閣。 唐 元稹 《酬盧秘書》詩(shī):“夢(mèng)云期紫閣,厭雨別黃梅。”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紫閣名公,黃扉元宰,三槐位里排列。”
塵喧
塵世的煩擾。亦指塵世。 南朝 梁 陶弘景 《周氏冥通記》卷三:“ 劉 曰:‘高下未必可定,伊猶沉滯塵喧,共啟悟之耳,何高之有?’” 唐 韋應(yīng)物 《南園》詩(shī):“頓灑塵喧意,長(zhǎng)嘯滿襟風(fēng)?!?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頎》:“慕神仙,服餌丹砂,期輕舉之道,結(jié)好塵喧之外?!?/p>
劉禹錫名句,送宗密上人歸南山草堂寺,因謁河南尹白侍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葡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