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驥已甘當(dāng)伏櫪,窮猿況是急投林
出自宋代陸游《老病無復(fù)宦情或者疑焉作此示之》:
病思蕭條豈獨(dú)今,十年前已鬢霜侵。
舊交略盡形吊影,薄宦宜休口語心。
老驥已甘當(dāng)伏櫪,窮猿況是急投林。
別君徑入亂云去,后日相思何處尋?
注釋參考
老驥
年老的駿馬。多喻年老而壯志猶存之士。 唐 杜甫 《贈(zèng)韋左丞丈濟(jì)》詩:“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宋 歐陽修 《送張生》詩:“老驥骨奇心尚壯,青松歲久色逾新?!?ye{1-1}劍{1*1}英 《自題近照絕句》:“百年贏得十之八,老驥仍將萬里行。”參見“ 老驥伏櫪 ”。
甘當(dāng)
甘當(dāng) (gāndāng) 甘心接受 be willing to accept 甘當(dāng)處罰 情愿充當(dāng) be willing to be 甘當(dāng)人民公仆伏櫪
亦作“ 伏歷 ”。1.馬伏在槽上。指受人馴養(yǎng)?!稘h書·李尋傳》:“馬不伏歷,不可以趨道;士不素養(yǎng),不可以重國?!?唐 杜甫 《高都護(hù)驄馬行》:“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zhàn)場利?!?/p>
(2).喻指養(yǎng)育。 清 納蘭性德 《擬古》詩之二六:“但受伏櫪恩,何以異駑駘!”
(3).指蓄養(yǎng)在廄中的馬匹?!稘h書·梅福傳》:“雖有 景公 之位,伏歷千駟,臣不貪也?!?/p>
(4). 三國 魏 曹操 《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后用為壯志未酬,蟄居待時(shí)的典故。 南朝 宋 鮑照 《擬古》詩之六:“不謂乘軒意,伏櫪還至今?!?明 楊珽 《龍膏記·旅況》:“到如今阨蓬蒿伏櫪棲山,嘆息損朱顏?!?華羅庚 《病中斗》詩:“我行雖彳亍,豈gan{1*1}伏櫪哀。驅(qū)馳絶廣漠,騰躍越崔嵬?!?/p>
投林
謂鳥獸入林。借喻棲身或歸隱。《晉書·文苑傳·李充》:“窮猨投林,豈暇擇木!” 唐 杜甫 《獨(dú)坐》詩:“仰羨黃昏鳥,投林羽翮輕?!薄都t樓夢》第五回:“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浄?!?/p>
陸游名句,老病無復(fù)宦情或者疑焉作此示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