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李紳《渡西陵十六韻》
雨送奔濤遠(yuǎn),風(fēng)收駭浪平。截流張旆影,分岸走鼙聲。
獸逐銜波涌,龜艨噴棹輕。海門凝霧暗,江渚濕云橫。
雁翼看舟子,魚鱗辨水營。騎交遮戍合,戈簇?fù)砩趁鳌?br>謬履千夫長(zhǎng),將詢百吏情。下車占黍稷,冬雨害粢盛。
望禱依前圣,垂休冀厚生。半江猶慘澹,全野已澄清。
愛景三辰朗,祥農(nóng)萬庾盈。浦程通曲嶼,海色媚重城。
弓日鞬櫜動(dòng),旗風(fēng)虎豹爭(zhēng)。及郊揮白羽,入里卷紅旌。
愷悌思陳力,端莊冀表誠。臨人與安俗,非止奉師貞。
注釋參考
雁翼
雁的兩翅。指雁翼營。 北周 庾信 《從駕觀講武》詩:“置陣橫云起,開營雁翼張。” 唐 李益 《從軍有苦樂行》:“參差引雁翼,隱轔騰軍裝?!?明 申時(shí)行 《大閱詩應(yīng)制》:“連營分雁翼,布陣合魚麗?!?/p>
舟子
舟子 (zhōuzi) 駕船的人——亦稱“船夫” boatman 至河問渡,舟子拒之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鳌?魏學(xué)洢《核舟記》魚鱗
(1).魚身上的鱗片?!冻o·九歌·河伯》:“魚鱗屋兮龍?zhí)?,紫貝闕兮朱宮。” 王逸 注:“言 河伯 所居,以魚鱗蓋屋?!?南朝 梁 王筠 《春日》詩:“風(fēng)生似羊角,云上若魚鱗。” 徐朝夫 《孤鶩》:“有的干脆說:魚鱗也沒吃過一片!”
(2).鱗次,依次相接?!赌印涠旮怠罚骸扒E廣丈二尺,□□丈六尺,垂前衡四寸,兩端接尺相覆,勿令魚鱗三?!?孫詒讓 間詁:“言為荅之法,以木兩端相銜接,以尺為度,不可鱗次不相覆也?!薄稘h書·劉向傳》:“今 王 氏一姓乘朱輪華轂者二十三人,青紫貂蟬充盈幄內(nèi),魚鱗左右?!?顏師古 注:“言在帝之左右,相次若魚鱗也。” 北周 庾信 《溫湯碑》:“ 秦皇 餘石,仍為雁齒之階; 漢武 舊陶,即用魚鱗之瓦。” 宋 梅堯臣 《和吳沖卿元會(huì)》:“殿前冠劍魚鱗立,東風(fēng)入仗旗腳迴?!?章炳麟 《沉藎哀辭》:“塊抱關(guān)于大別兮,龍蛇虎豹坌沓而魚鱗?!?/p>
(3).引申為依次,一個(gè)接一個(gè)地。 宋 葉適 《送鄭虞任赴京西檢法官》詩:“事繁絲唾亂,神靜魚鱗理。”
(4).古代兵陣名。即魚麗陣。 唐太宗 《<帝范>序》:“躬擐甲胄,親當(dāng)矢石,夕對(duì)以魚鱗之陣,朝臨以鶴翼之圍?!?/p>
(5).比喻水面細(xì)碎的波紋。 唐 白居易 《早春西湖閑游》詩:“小橋裝雁齒,輕浪甃魚鱗?!?清 二石生 《十洲春語》卷中:“眼看江水成秋色,吹到魚鱗是斷云。”
(6).借指魚鱗狀的云。 宋 梅堯臣 《春晴對(duì)月》詩:“云掃魚鱗靜,天開桂魄清。”《花月痕》第五回:“﹝ 癡珠 ﹞便提起筆,另行將那段末數(shù)聯(lián)謄出,是:彩云三素,忽散魚鱗;寶月一奩,旋虧蟾魄?!?/p>
(7).借指瓦片。 宋 陸游 《村舍》詩:“新墻拆龜兆,疎瓦斷魚鱗?!薄痘ㄔ潞邸返诎嘶兀骸伴w分三層,上層左臨試院,萬片魚鱗,右接?xùn)|城,一行雉堞。”
(8).代稱魚。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囚籠中的小鳥還想飛返山林,豢池中的魚鱗還想逃回大海。”
辨水
辨別水味的甘苦。語本《淮南子·氾論訓(xùn)》:“ 臾兒 易牙 , 淄 澠 之水合者,嘗一哈水而甘苦知矣。” 宋 秦觀 《次韻謝李安上惠茶》:“著書懶復(fù)追 鴻漸 ,辨水時(shí)能效 易牙 ?!?/p>
李紳名句,渡西陵十六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