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懸旌遠(yuǎn),長安諭日遙
出自唐代元稹《酬李浙西先因從事見寄之作》:
近日金鑾直,親于漢珥貂。
內(nèi)人傳帝命,丞相讓吾僚。
郡懸旌遠(yuǎn),長安諭日遙。
因君蕊珠贈,還一夢煙霄。
注釋參考
懸旌
(1).掛在空中隨風(fēng)飄蕩的旌旗?!稇?zhàn)國策·楚策一》:“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唐 柳宗元 《游石角過小嶺至長烏村》詩:“竄逐宦 湘 浦,搖心劇懸旌?!?景耀月 《己酉正月三去祖國舍弟太素踰河送別愀然賦此》:“輿梁謝戚舊,方寸若懸旌?!眳⒁姟?心旌 ”、“ 懸旆 ”。
(2).掛起旌旗。指進(jìn)軍。 晉 葛洪 《抱樸子·廣譬》:“故 秦始皇 筑城遏 胡 ,而禍發(fā)幃幄; 漢武 懸旌萬里,而變起蕭墻?!薄度龂尽の褐尽の涞奂o(jì)》“天子進(jìn)公爵為 魏王 ” 裴松之 注引 漢 劉艾 《獻(xiàn)帝傳》:“盪定西陲,懸旌萬里,聲教振遠(yuǎn),寧我區(qū)夏。”
長安
[Chang'an] 長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漢、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陜西西安一帶
詳細(xì)解釋(1).古都城名。 漢高祖 七年(公元前200年)定都于此。此后 東漢 獻(xiàn)帝 初、 西晉 愍帝 、 前趙 、 前秦 、 后秦 、 西魏 、 北周 、 隋 、 唐 皆于此定都。 西漢 末綠林、赤眉, 唐 末 黃巢 領(lǐng)導(dǎo)的農(nóng)民起義軍也曾建都于此。故城有二: 漢 城筑于 惠帝 時(shí),在今 西安市 西北。 隋 城筑于 文帝 時(shí),號 大興城 ,故址包有今 西安城 和城東、南、西一帶。 唐 末就舊城北部改筑新城,即今 西安城 。
(2). 唐 以后詩文中常用作都城的通稱。 唐 李白 《金陵》詩之一:“ 晉 家南渡日,此地舊 長安 ?!?宋 周密 《武林舊事·淳熙八年》:“雪卻甚好,但恐 長安 有貧者?!?清 龔自珍 《同年馮文江索詩贈行》:“ 馮君 才大行孔修,少年挾策 長安 游。”
元稹名句,酬李浙西先因從事見寄之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