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令《贈黃任道》:
長河之流幾萬里,駭若瀉自天上來。
奔湍沖山拔地走,直有到海無邪回。
人之所觀乃流沬,猶以淚射憂天摧。
想其根源發(fā)聲勢,如縱烈火燒千雷。
古來走死萬萬腳,竟莫識自何來哉。
我疑鴻荒混沌日,沖破天地之元胎。
夸娥搖頭巨靈走,避不敢道曾疏開。
鋤耰之成乃畎澮,欲計議此誠可哈。
長帆大艦不敢絕,尚恐飄去無垠涯。
愚兒腳慣踏潢潦,安敢逆此加泝洄。
注釋參考
奔湍
急速的水流。 唐 杜甫 《營屋》詩:“蕭蕭見白日,洶洶開奔湍?!?清 吳偉業(yè) 《松山哀》詩:“十三萬兵同日死, 渾河 流血增奔湍?!?/p>
拔地
拔地 (bádì) 狠狠地 firmly;resolutely 拔地瞅了一眼 在地面上陡然聳立 rise above the ground 拔地孤峰 拔地而起的高樓無邪
無邪 (wúxié) 沒有xie{1|1}惡的想法 unaffected 無邪的兒童王令名句,贈黃任道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