甿謠曾詠來何暮,德政常留去后思
出自宋代周必大《贛守張子智重修思賢閣奉趙清獻公》:
霜凝憲簡肅朝衣,日轉熙臺治郡時。
事道初無中與外,居仁自有勇兼慈。
甿謠曾詠來何暮,德政常留去后思。
眼看清規(guī)非面友,肩隨畫像是心期。
注釋參考
來何暮
本為 東漢 蜀郡 百姓對太守 廉范 的頌辭,后用為贊揚地方官德政之典。 唐 韓愈 《題合江亭寄刺使鄒君》詩:“老郎來何暮,高唱久乃和?!痹敗?來暮 ”。
德政
德政 (dézhèng) 指有益于人民的政治措施和政績 benevolent rule 既無德政,又無威刑。——《左傳·隱公十一年》去后
以后。 明 朱權 《荊釵記·啟媒》:“昨聞故人 王景春 之子,堂試魁名,去后必有好處?!薄毒劳ㄑ浴だ祥T生三世報恩》:“世人只知眼前貴賤,那知去后的日長日短。”
周必大名句,贛守張子智重修思賢閣奉趙清獻公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