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清源路遠(yuǎn),直上即蓬萊
出自宋代李劉《滿庭芳(上程憲卓,程尚書大昌侄)》:
鄭履聲傳,倪經(jīng)業(yè)紹,半千賢運(yùn)重開。
妙年闊步,高折桂枝回。
卿月郎星歷遍,都貪把、符竹南來。
棠陰永,仍持玉節(jié),臬事副欽哉。
吾生,真幸會(huì),舊家桃李,曾費(fèi)栽培。
更春風(fēng)次第,吹到寒荄。
遙望紱麟祥旦,霄躔邈、阻奉瑯杯。
誰知道,清源路遠(yuǎn),直上即蓬萊。
注釋參考
知道
知道 (zhīdao) 通曉天地之道,深明人世之理 know 聞一言以貫萬物,謂之知道。——《管子》 認(rèn)識(shí)道路 know road 今得遣歸,既不知道,不能獨(dú)行,為我得一伴否?——晉· 干寶《搜神記》 曉得,謂對(duì)事物有所了解、認(rèn)識(shí) know;realize;be aware of 知道了發(fā)生過的情況清源
亦作“ 清原 ”。1.清理本源。謂從根本上加以整頓。《漢書·刑法志》:“豈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論,刪定律令,籑二百章,以應(yīng)大辟。” 清 林則徐 《體察洋面堵截情形折》:“第既經(jīng)開動(dòng),其為畏憚可知,亟應(yīng)宣示天威,乘勢盡行驅(qū)逐,以為清源之計(jì)?!?/p>
(2).清澈的水源。《楚辭·遠(yuǎn)游》:“軼迅風(fēng)於清源兮,從 顓頊 乎增冰?!?蔣驥 注:“清源,水源。謂 北海 也。”《后漢書·張衡傳》:“旦余沐於清原兮,晞?dòng)囿岇冻枴!?唐 賈島 《南池》詩:“蕭條微雨絶,荒岸抱清源。”
直上
(1).方位詞。上,上面。用于名物詞之后。 元 無名氏 《漁樵記》第二折:“頭直上亂紛紛雪似篩,耳邊廂颯剌剌風(fēng)又?jǐn)[。” 元 李景賢 《劉行首》第二折:“我身穿著百衲袍,腰纏著碌簌絳。頭直上丫髻三角?!?/p>
(2).向上,向前。 唐 丘為 《尋西山隱者不遇》詩:“絶頂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古今小說·宋四公大鬧禁魂張》:“ 侯興 與渾家都搬將入去,直上去趕?!?/p>
蓬萊
蓬萊 (Pénglái) 又稱“蓬壺”。神話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另兩座為“方丈”、“瀛洲”) a fabled abode of immortals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钌屉[《無題》李劉名句,滿庭芳(上程憲卓,程尚書大昌侄)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趣聊吧